第三章:错误论
错误论是麦凯在《伦理学:发明对与错》中提出的观点,它的主要的观点是:
1. 道德判断表达信念,具有适真性。(认知主义)
2. 不存在道德价值(非实在论)
3. “真”,指的是判断表达的信念内容和现实世界的相符。(真理的符合论)
因此,全部道德判断系统地、一律地是虚假的。(错误论)
接下来,让我们对错误论者为什么接受1和接受2进行说明。
错误论者接受1,是因为觉得非认知主义过于缺乏吸引力,理由有:
(1)会受到弗雷格-吉奇问题的挑战。
(2)对道德话语的解释过于古怪:
乔伊斯的想法:如果人们做道德判断是在表达情绪,这就难以解释道德分歧,理由是:
假设我们根本不关心行为者A,当行为者A做出了“杀死无辜的人是没有错的”的判断时,却会激起我们强烈的反驳,如果我们根本不关心行为者A,我们没必要对他的情绪有什么反应,这只能说明,我们是在对事实的认知上有所分歧。
麦凯接受2,是因为他反对实在论,他对实在论提出了三个挑战:
(1)相对性挑战
(2)古怪性挑战
(3)认识论挑战
(1)相对性挑战
麦凯认为,如果存在客观的道德价值,那么,人们的道德观点就应该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但是我们经常看到人们有不同的道德观点。此外,尽管人们在关于一个道德议题的非道德事实上达成一致,且人们拥有类似的推理能力,但人们还是有可能有道德分歧。
注:麦凯批评说道德实在论者认为存在客观的道德价值,但道德实在论者的用语可能有点不同,当谈到道德实在论时,我们一般都说道德实在论者认为的是存在客观的道德属性,或者道德事实,而非道德价值。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麦凯所谓的道德价值就是道德属性。
(2)古怪性挑战
麦凯认为,如果们一旦理解了道德价值是什么样的东西,我们就只能说不存在,因为道德价值实在是太古怪了:
道德价值是独立于我们的信念的,是可及的,具有给予理由的内在特征,同时又具备“待实现性”,这种东西和世界上其他东西有根本的不同,因此我们有好的理由认为道德价值不存在。
所谓“待实现性”指的是,道德价值能够给予我们做某事的内在理由,不管我们的心理状态是如何的,这个理由都一直存在,这件被给予我们理由去做的事情是“待实现”的。
例如,我主张应该助人为乐,无论是当我处于富裕的、自得状态,还是我自己都过得非常窘迫,我都应该助人为乐。
但是,其他无关于道德的事情,却不是总是“待实现”的。例如我想去瑞幸买一杯咖啡,那是因为我觉得困或者我口渴,但是一旦我的欲望被满足,我就不会再去买咖啡了。
(2.1)一种对于麦凯的批评是,关于道德的事实也可以不是“待实现”的,考虑下面这种情形:
小芸的朋友小柏千里迢迢地来到小芸的家乡旅游,处于道义,小芸应该好好招待小柏,小芸本来也打算这么做,但是她突然抑郁症发作,这时候似乎小芸就有了理由不去见自己的朋友。
(2.2)另一种对麦凯的评论是,麦凯预设了自然主义。这一见解认为,从某物很奇怪就推出某物很可能不存在不是一个坚实的论证,麦凯实际上预设了自然主义,因为自然界的无目的,因此没有任何事物具有“待实现性”,因此道德价值不存在。所以麦凯实际上是说,道德价值与自然主义的世界观不符,所以道德价值不存在。而一个不支持自然主义的人,可以坚称道德价值存在,他可能还认为,正是因为道德的这种奇怪,所以道德才具有它的独一无二性。
(2.3)还有一种对于麦凯的批评,它建立在对麦凯的论证的如下理解上:
如果道德价值是实存的,那么它就是独立于人的心灵的。
也就是说,即使人不存在,道德也会存在。
这很反直觉,因此,道德价值不是实存的。
麦克道尔对第一个前提,即“如果道德价值是实存的,那么它就是独立于人的心灵的”提出了挑战,他认为道德价值可以既是实存的,也不独立于人的心灵。
他将道德和洛克所谓的第二性的质类比,他说,颜色好像是实存的,但是颜色是依赖于人们的知觉的,因此,说一个事物是实存的,但是不独立于人的心灵,是可能的。
(当然,麦克道尔并不是说第二性的质和道德价值完全一样,他承认我们认知二者的路径就是有区别的)
(3)认识论挑战
麦凯认为,即使道德的价值存在,我们也不可能认识它。因为道德价值是一种如此奇怪的东西,那么我们要认识它也必然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认知方式,需要假设一种特殊的官能,但这是不可接受的。
正因如此,麦凯接受1和2,并结合3这种最常见的真理的理论,得出了错误论。
下面再对错误论的观点做一些进一步阐释:
(1)错误论不认为任何关于道德的判断都是假的,例如
“校园欺凌是不应该的”这个句子是错的
就是一个正确的判断。
(2)道德断言是错的,不代表麦凯支持坏的行为。
事实上,麦凯的意思是,道德判断不是因为它能不能为真而被我们相信,而是因为它有用而被我们相信,例如它有调节人际关系等作用。道德是必要的。
最后还可以结合两个对于麦凯的论证的总体上的批评:
1. 麦凯有选择性地接受关于日常言谈的事实
错误论者之所以接受认知主义,是因为他们觉得认知主义尊重了我们的道德实践,实在论也在某种程度上尊重我们的道德实践,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实在论。
2. 对于摩尔的反怀疑论论证的挪用
反对者可以认为,我们所有的道德判断一律为假这个结论实在太糟糕了, 因此它的论证一定有问题。
他们可以说:
1. “论文抄袭是错的”是对的
2. 如果错误论是对的,那么“论文抄袭是错的”是错的
所以,错误论是有问题的。
这就好像摩尔用来反驳怀疑论的论证:
1. 我知道我有两只手
2. 如果怀疑论者是正确的,那么我不知道我有两只手
所以,怀疑论是有问题的。
苏纽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开放问题论证
1. 什么是开放问题? 如果对于问题所包含的词语含义的理解可以使我们毫无疑义地对问题作出回...
-
第二章:情绪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者艾耶尔提出了证实原则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有意义的,是不是废话,这个原则是...
-
第三章:错误论
-
第四章:道德实在论与自然主义
道德实在论认为存在客观的道德属性或者说道德事实,这一主张乍看起来看似乎不可思议,然而,...
-
第五章:道德实在论与非自然主义
由于自然世界中不存在“规范性”,因此自然主义版本的道德实在论似乎很难说明道德的规范性问...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