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无为政治
一种论证无为政治的循环史观。
中国的历史很可助证这个看法:一个雄图大略的皇权,为了开疆辟土,筑城修河,这些原不能说是什么虐政,正可视作一笔投资,和罗斯福造田纳西工程性质可以有相类之处。但是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于是怨声载道,与汝偕亡地和皇权为难了。这种有位的皇权不能不同时加强他对内的压力,费用更大,陈胜、吴广之流揭竿而起,天下大乱了。人民死亡遍地,人口减少了,于是乱久必合,又形成一个没有比休息更能引诱人的局面,皇权力求无为,所谓养民。养到一个时候,皇权逐渐积累了一些力量,这力量又刺激皇帝的雄图大略,这种循环也因而复始。 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持,在历史的经验中,找到了“无为”的生存价值,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 引自 无为政治
75人阅读
清故宸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阿波罗式 v.s. 浮士德式
Oswald Spengler 在《西方陆沉沦》里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为阿波罗式的(Apoll...
-
浮士德式的爱情
作为乡土式爱情观的对比,浮士德式的爱情更接近自由爱情的本质。 男女生理的分化是为了生育,...
-
中国历史上的无为政治
-
血缘和地缘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已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