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到了战国后期,《老子》的政治理论要么是被彻底抛弃,要么是被改造成别的样子
所以,《老子》的作者就总结出一个规律:生产力越发展,这世界的战乱就越多,给百姓带来的伤害就越大;君王们越强国,最后就越容易走向灭亡。那么,拯救世界的唯一办法就是停止发展生产,让大家倒退回低生产力的和平年代,并且永远保持这个状态。 以《老子》那个年代的历史经验来看,这么想有它的道理。但是,按照后来的历史经验,这些主张就大有问题了。 因为我们知道,在《老子》之后,古代中国找到了建立稳定大帝国的方式,陆续出现了汉唐等强大的统一王朝。在这些王朝里,发展生产力非但不会带来混乱和灾难,反而会带来更稳定的社会、更幸福的生活和更强大的政权。如果君王们真的按照《老子》的指导去治理国家,那么,古代中国最迟到了汉代的时候,就会被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给踏平了。 因此,到了战国后期,《老子》的政治理论要么是被彻底抛弃,要么是被改造成别的样子,比如后面将会提到的“黄老道家”。最后,进入中国哲学史的只剩下了《老子》的本体论,也就是《老子》关于“道”的种种理论,这些理论被后来的中国哲学家们广为借鉴。 引自 131 什么都不干就能拯救世界吗? 作者说得好肯定。我倒是不敢“彻底抛弃”这么肯定。
32人阅读
张慕晖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这样一来,这个体验就正好和孟子的本体论不谋而合,印证了孟子的理论是可以实践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对于认同孟子学说的人而言,这...
-
我们先来看看,《老子》拯救世界的方案是什么,最后再回过头看能不能按照《老子》的主张过好自己的生活
好像有那么一点儿意思,但是真要按照这样的原则生活呢,似乎难度很大。不过,我们先不着急讨...
-
因此,到了战国后期,《老子》的政治理论要么是被彻底抛弃,要么是被改造成别的样子
-
认为《老子》的观点可以用来实现某个目标的这些人,他们的出发点本身就和《老子》背道而驰
的确有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不少人把《老子》当成了成功学,觉得学习之后可以领悟大智慧,以...
-
也就是说,自己家和周围的四家邻居是一“伍”的,周围这四家人就是我的“四邻”
我们今天有一个词叫“四邻”,就和这套制度有关。秦朝时,五个家庭是一“伍”,也就是说,自...
> 查看全部2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