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汉代开始,“孝”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其实早期的儒家学者如孔子和孟子,最提倡的不是“孝”,而是“礼”和“仁”。当时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几个道德标准是“仁、义、礼、智、信”,这里面并没有“孝”。“孝”只是“礼”下面的一项具体要求。 但是从汉代开始,“孝”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代的帝王死后会由后来人给这个帝王取一个“谥号”,作为这个帝王一辈子功过得失的概括。前面说过的“汉武帝”,这个“武帝”就是他的谥号。但其实,“武帝”的真正谥号是“孝武帝”,之所以后来省略了“孝”字,是因为汉代的每一个帝王的谥号中都有“孝”字。换句话说,“孝道”是汉朝的治国之本,用古人的话说,叫作“以孝治天下”。 从此,“孝”就成了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道德要求。 引自 216 “拯救世界”的答案是什么? 读完论语后,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对董仲舒的评价降到了极低的程度,他给中国文化造成了贻害无穷的影响!呃哈哈……
54人阅读
张慕晖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也就是说,古代的哲学家们希望能用一个办法,把世上所有的东西全都给分清楚了
即便是有好多东西没被画在圈内,这也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并不影响生活。换句话说,没被画进...
-
“家国同构”是让古代百姓效忠朝廷成本最低的方法
总而言之,“家国同构”是让古代百姓效忠朝廷成本最低的方法。它解决了“朝廷如何越过豪强直...
-
但是从汉代开始,“孝”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 查看全部2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