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阿畅
读过 经济学基础(第8版)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20世纪70年代期间,美国的物价总水平翻了一番多,当时的福特总统称通货膨胀是“公众的头号敌人”。与此相比,在21世纪的前十年,通货膨胀平均每年为2.5%,按这种速度,物价翻一翻需要将近30年。 高通货膨胀会让社会付出各种成本,所以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者都把保持低通货膨胀作为目标之一。 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是货币量的增长。当一国政府发行大量本国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
28人阅读
阿畅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1.2.3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如果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如此强大,那么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政府呢?其实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
-
1.3.1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别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即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
-
1.3.2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
1.3.3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在长期中物价水平上升主要是货币量增加的结果,但短期中,问题就变得更为复杂且更具争议性。 ...
-
1.4 结论,内容提要
◎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都可...
> 查看全部38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