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
一个国家要强大起来,需要的是全体公民的别良和俯首听命呢,还是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活动?如果国家的领导人为的是自已一家一姓或一个阶层永享权力,当然无疑是希望国民鸦雀无声地顺从领导者的意志。而当今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向世界宣布,它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目的,是使它的全体国民得到幸福康乐的生活。它已主调动各种手段,来鼓励它的每个国民投身到改变国家落后命运的现代化运动中去。个人现代性对此正提供了最根本的途径。 无论从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特征来判断,还是以主观的心理态度来评判,个人在获得现代性后,必定会变成活跃的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公民。日益增长的现代性是与积极参加选举,加入各种社会民众组织,参加群众活动,对政治消息产生兴趣,关注国内国际各种重要事态的发展,积极影响国家和地区事务及政策制定等特征联系在一起的。正象许多研究表明的,越现代的个人越渴望改变现状,越能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经验,因而也就越少宿命色彩,越少畏惧权威和接受传统。我们对阿根廷和智利两国的政治倾向调查的结果说明,越现代的人越“激进”,他们赞同他们社会的基本制度要来一场迅疾深刻的转变。因为政治和经济的改变一般说来是缓慢的,而且政治体制所做的反应常常是迟钝的,看来具有渴求改变倾向的现代人似乎比传统人对国家和政府来说更不利于治理,他们似乎也对国家和政府具有更大的挑成性和危险性。大概这个原则确实可应用于传统社会,那里的政府和王权朝思暮想怎样使现有的秩序永久化和把权力保存在自己手中。但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渴望推进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政府,正在制定和贯彻加快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它的全体国民同心协力实现这种社会变革。在这种情况下,对发展中国家政府构成障碍和危险的不是具有改革倾向的现代人,而恰恰是那些固守传统、对社会改革采取敌视和抗拒态度的人。 引自第61页
7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