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下)
《诗学的任务》维克托·日尔蒙斯基
对诗歌的艺术性即形象性的批判
主题与结构两个独立的诗学组成部分
历史史学是对“风格”的研究 《诗的旋律构造》维克托·日尔蒙斯基
《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维克托·日尔蒙斯基(重要)
古典主义时代的评论家莱辛从其与美的客观规律相一致的观点出发来判断艺术作品;在他看来,莎士比亚悲剧的效果就在于它同样达到了悲剧艺术的目的,尽管是通过不同于古代悲剧的道路。与此相反,浪漫主义类型的评论家赫尔德是从作品形成过程的角度来看作品的:他认为,莎士比亚和索福克勒斯代表着他们得以成长并加以表现的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P351)
此种精神扩张伴随着的竟然是艺术家对自己身为艺术家的自贬,所谓浪漫主义即是为艺术而艺术岂不是一个极具有片面性的看法?《论“形式化方法”问题》维克托·日尔蒙斯基
与其说所谓形式化方法的科学性很差,提出形式审美问题毫无结果,还不如说科学该和庸人们分手了,不要指望在知识界读者当中取得很大的成功,同时,也不要害怕他们的不赞成和不理解?因为科学研究的价值既不由一般读者的通俗性、趣味性所决定(可以使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既通俗又有趣味吗?),甚至也不由其对社会的实际效益来决定的(一个老问题:什么更有用,“是莎士比亚还是靴子”?),而是由一定科学理论、体系和学科所包含的客观真理与真实知识的量来决定的。(P357)
形式主义世界观
我在《诗学的任务》一文中力图阐述对“程序”的这一看法。照此理解,与“作为程序的艺术”的这一公式相并列,还能存在另一些同样合乎规律的公式,例如,作为精神活动产品的艺术、作为社会事实和社会因素的艺术,作为道德事实、宗教事实以及认识事实的艺术等等。方法论的任务就是从这些对待艺术作品的各种可能的态度中划分出合理的范围,指出研究的任务和实施的途径,使研究工作不至于无意识地侵入其它领域。(P359)
不仅重视结构,也要重视主题,该文章对纯形式主义文学观的反拨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