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妙
在元文宗图帖睦耳(1328—1332)时期,一位重要的佛教高僧从中国西部来到首都。皇帝命令全体宫廷高官骑白马列队郊迎这位高僧。遵照皇帝命令,宫廷大臣们都要在这位高僧面前行鞠躬礼,并且每人必须跪在地上敬他一杯葡萄酒。那位高僧像佛陀雕像一样正襟危坐,脸上不带任何表情。一位名叫陆春——音译,Lu Chun——的位居国子祭酒的大臣,举起酒杯对他说:“可敬的高僧,你是佛陀的弟子和天下僧人的老师;而我是孔夫子谦卑的弟子和天下所有儒生的老师,所以让我们彼此之间不要拘泥于常礼吧。”在场所有的人都感到惊讶,但是听完这句话以后,高僧报以满意的微笑,站起来,与他一起将葡萄酒一饮而尽。
之后,元文宗问这位大臣,三教中哪一个最好?他说:“佛教像黄金,道教像白玉,而儒家可以比作稻谷。”元文宗又问:“那么儒家是否有点廉价了呢?”他回答:“金和玉确实贵重,但是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没有它们,然而稻谷焉能一日不食?”元文宗听了以后说:“真妙!”
3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