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改变心理的药物
精神促动药物是一种化学物质,是通过暂时改变对现实的意识觉知来影响个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持续服用某种药物会产生耐受性,即要获得相同的效果需要更大的剂量。
与耐受性紧密联系的是生理依赖,即身体逐渐适应与依赖某种物质的过程。耐受性和依赖的后果是成瘾。判断是否成瘾就是看个体是否具有耐受性和戒断反应,戒断反应就是在停止需求满足情况下出现的痛苦反应。
各种精神促动药物
迷幻剂,最具戏剧性的意识变化是由迷幻剂或致幻剂引起的,它们既改变对外部环境的知觉,也改变内在觉知,是一种不需要客观刺激就可以出现的幻觉。大麻、鸦片都可以通过与大脑中特定受体的结合使人产生欣快感。
镇静剂,是通过抑制或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冲动的传导,来压抑(减缓)个体的心理和生理活动。酒精就属于镇静剂,在低剂量下,酒精可以使人放松并轻微地增进成年个体的反应速度,然而,由于人体只能缓慢地分解酒精,因此在短时间里摄取大量酒精会使中枢神经系统负荷过度。
兴奋剂,像冰毒、摇头丸、可卡因都属于兴奋剂,通过增加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腩的水平而唤起和引起个体的欣快状态。使用者寻求兴奋剂的三种主要效果:增加自信、精力旺盛且高度警觉、趋向欣快的心境变化。咖啡和尼古丁也是一种兴奋剂。
42人阅读
小丑鱼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5-3 睡眠与梦
这一小节讲睡眠与梦,首先提到一个概念——生理节律。其实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生物钟。人们之...
-
5-4 意识的其他状态
之前看到过一段水哥的采访,水哥提到自己可以利用做梦解决问题,控制自己的梦境,还可以把头...
-
5-5 改变心理的药物
-
6-1 学习的研究
什么是学习,心理学给出的定义是基于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这其中...
-
6-2 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上有着重大意义,这项研究也使他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奖...
> 查看全部2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