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灭与个人情感慰藉的冲突
illusion626 (We live alone,we die alone…)
读过 相遇
或许我勉勉强强可以说我理解巴赫某一首曲子的结构,但是面对泽纳基斯的音乐,我毫无用武之地,我完全不懂,完全外行,也就是说,我只是个一无所知的一般听众。然而,当我贪婪地听着他的作品时,我感受到一股真诚的欢愉。我需要这些音乐,它们带给我一种奇异的慰藉。 是的,我说的是慰藉。我在泽纳基斯的音乐里找到一种慰藉。我在我的生命和祖国最黑暗的时期学会爱上他的音乐。 可我为什么要在泽纳基斯的音乐里寻找慰藉,而不是在斯梅塔纳的爱国音乐里?或许我可以在他的音乐里,为我刚被判处死刑的祖国找到永垂不朽的幻象。 灾难降临我的祖国(灾难的后果将祸延百年),我们的幻想因而破灭,幻灭的范围并不仅止于政治事件。这幻灭关系到人的原貌,关系到人及其残酷,还有可耻的不在场证明(以此掩饰其残酷),这也关系到总是以情感将野蛮行为正当化的人。我明白情感的波动(在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里)和暴行并不矛盾,但是前者分不清它和后者有何不同,前者成了后者的一部分…… 我在二〇〇八年加上这些文字:在我的旧作里读到关于“我刚被判处死刑的祖国”和“灾难降临我的祖国(灾难的后果将祸延百年)”这些句子,我心里自动升起一个念头,想把它们删掉,因为这些句子在此刻无论怎么看都很荒谬。后来我克制住了,甚至因为我的记忆想要自我查禁而感到轻微的不快。这正是记忆的美丽与哀愁——记忆因为得以忠实保留往事连接的逻辑而感到自豪,至于我们以何种方式经历这些往事,记忆并不认为自己和任何真相的义务有所关联。记忆想要删去这些小段落的时候,不会有丝毫说谎的罪恶感。就算它想说谎,不也是以真相之名吗?因为事实不就是如此吗?在这段时间当中,历史已经将俄国人占领捷克斯洛伐克这件事,变成了世人早已遗忘的一段单纯的小插曲。 引自 四 完全传承之梦
48人阅读
illusion626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没有人震惊来自屠杀的重复。
在某一次谈话中,这个大逆不道的上帝向老人提起他造访车臣的往事,那是在共产党政权之后,当...
-
黑名单与文学记忆
每一种艺术都会发生这种情况吗?不尽然。如果我跟您说,马蒂斯是个二流画家,您只要去一家美...
-
幻灭与个人情感慰藉的冲突
-
美丽宛如一次多重的相遇
对他们来说,超现实主义首先是一种艺术的运动);认同超现实主义青春洋溢的激情:“神奇的事...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