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庸俗
他单方面声称是难民并不会让他在内政部得到认同。内政部官员会问,谁在迫害你?你要逃离的是什么?他会回答,逃离乏味。逃离庸俗。逃离道德生活的萎靡。逃离耻辱。这样的说辞会让他得到什么结果? 引自第115页 他觉得大部分非洲人甚至有色人种都散发出一种令人好奇又好笑的温柔感,因为他们觉得:既然他脚下的大地浸满了鲜血,历史的浩瀚深渊里回荡着愤怒的呼喊,那他如果还幻想着能靠正直的外表、体面的应对蒙混过去,那他肯定是个傻子,需要保护。要不然,这个年轻人为什么如此温柔地微笑着,在这一天的第一阵风拂动马鬃的时候,看着他俩把他给他们的牛奶喝掉? 引自第18页 因为和机器打交道太多,制造出思考的表象,才会生发出这种对世界的冷漠吗?如果有一天他离开了计算机领域,重返文明社会,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在和机器的较量耗费了那么多最精华的精力之后,他还能在谈话中保持他的本真吗?经年累月和机器打交道会让他得到什么?起码能学会逻辑思考吧?多年以后,逻辑会变成他的第二天性吗? 他愿意相信情况会变成那样,但他不能。最终,可以被一台计算机的线路实现的任何形式的思考都不再能让他心存敬意。他和计算机打交道越多,就觉得那越来越像下棋:一个封闭的小世界,由凭空设定好的规则所限定,那些天性易受影响的大男孩一旦受其吸引而沉迷进去,就会变得半疯半傻,就像他这样,以至于一直误以为自己在玩游戏,但他们被蒙蔽了,实际上是游戏在玩他们。 引自第165页 从痛苦的海洋中游抵彼岸时,你会得到净化,变得强大,足以应对人生艺术的再一次挑战。 不过,痛苦给人的感觉不是荡涤人心的沐浴。恰恰相反,那种感觉犹如身在一池脏水中。每一次从崭新的痛苦中出现的他并非更明净、更坚强,而是更迟钝、更疲软了。所谓痛苦的净化功能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是他潜得不够深吗?他是不是必须游过痛苦的普通层次,深入忧郁和疯狂的境地? 引自第73页
3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