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腐败猖獗。尽管中国政府已经不遗余力地想要摆脱鸦片的纠缠,从英方进口达到广州的鸦片还是从1819年到1820年间的4600箱增至1832年到1833年间的23570箱。接下来的情况变得让人有些不解:中国沿海区域的鸦片走私开辟了其他贸易据点,公司丧失了它的鸦片垄断权。但是,1839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出口了40200箱来自孟加拉的鸦片,在中国境内,抽鸦片烟的人数也急剧上升。根据当时的估计,1838年的中国,在大约4亿人口中有多达400万到500万的瘾君子。某些职业更是高危人群,特别是私人秘书和士兵,另外,有钱有权家庭的子嗣们所沉溺的鸦片开始逐渐蔓延渗入各行各业:“高级官吏、贵族乡绅、工人、商人、仆人、家庭妇女,甚至是尼姑、和尚,还有道教的道士。”一种对立的观点则争辩说,将中国视为殖民利益的被动受害者有失偏颇;因为对于中国的许多人来说,鸦片生产和鸦片消费都是正常的行为,而中国鸦片政策的根源是内部的官廷政治,是汉族的学者们要与统治阶级的满族官员们一争高下。虽然如此,英国还是参与了非法贸易,加速了当时中国的整体衰落。 中国遭受的鸦片之苦让当时的皇帝警觉起来,并任命钦差大臣林则徐,一位坚定的禁烟主义者,来根除鸦片。尽管他成功地迫使英国商人交出了一部分他们的不法存货,但是却没有能够禁止沿海地区的走私活动。两年时间里,一小支掌握了高端科技和灵活战术的英国远征军击败了意志消沉的中国军队。和平协定的条款极为苛刻:中国被迫补偿商人们被销毁的存货;割让香港;开放厦门、福州、上海以及宁波作为对外贸易港口。 但是,战争并没有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第二场战争在所难免。1856年,中国政府在广州附近扣押了一艘悬挂着英国国旗的走私船只,尽管船只的许可证已经过期,这一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敌对行为规模空前,英国与法国联合进攻北京。战后的和平逼迫中国政府作出了进一步的退让:开放更多协议港口,与西方进行贸易,允许外国人,包括传教士,进人中国。至此已合法化的鸦片贸易由中国官方管理,九龙被割让给英国,清政府又向英国和法国支付了大量的赔偿金。许多人认为,鸦片既是当时中国社会衰落的原因,也是中国社会衰落的象征,现在看起来,在废除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方面,鸦片也有所贡献。但是,英国以及那些想要从鸦片贸易中牟取利益的西方势力对于中国飘升的瘾君子数量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引自 第四章 罂 粟 107
5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