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命运的歧路 120
Stonemeason
读过 隳三都
本来,朝廷南渡,中都沦陷,“大河之北,民失稼穑,官 无俸给。上下不安,皆欲逃窜”。河北地区前一年饱受铁骑蹂 躏,人丁锐减,耕种失时,又得不到外来接济,俄殍遍野。在 朝野一片声讨之下,金宣宗只得暂缓执行第二条禁令,允许商人自愿贩粮人北,但是,一石粮食,过黄河时要扣掉十分之八,充当军储。侯挚等人指出,商人重利,政府加收如此重税,“虽有济物之名,而实无所渡之物,其与不渡何异?”劝宣宗不要强分南北,见死不救。朝廷这才极不情愿地取消禁令。 “河禁”显示,南京政府并不在乎河北百姓的死活。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人民纷纷扶老携幼,南下求生。守备河桥的官吏趁机大肆敲诈勒索,“要求民财,始听民渡河”,难民“至或饿死、自溺”。B 在黄河渡口前焦急等候的,有曾经的富足之家,如今不惜倾家荡产,换来一张穿过浮桥的通行证。但是,无数子然一身的难民,只能跪在冷漠的官吏和守卒面前,苦苦哀求,得知无望之后,大哭而去。还有不少人,选择留下来,再碰碰运气,或者他们已经无路可退。各处渡口附近的难民营里拥挤不堪,缺衣少食,疾疫肆虐,“死十七八”。 引自 四、命运的歧路 120
33人阅读
Stonemeaso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二、1214年“南逃”大讨论 102
《纳昔儿史话》还讲述了花刺子模国的使节赛典赤·宝合丁在中都周边的所见所闻: 我等来到桃花...
-
四、命运的歧路 120
以黄河下游为界,金朝疆域可区分出两大行政一地理区域:大河以北的河北、山东地区,拱卫中都...
-
四、命运的歧路 120
-
四、命运的歧路 120
在黄河渡口,还有一群特殊的旅客,也无须瞧稽查官员的脸色,昂然穿行。这就是朝廷安排集体南...
-
一、帝国的攻城术 197
这一切,除开大量承担重体力劳动的普通士兵,都离不开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计算弹道的职...
> 查看全部2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