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万生灵:明朝末年人口数量与明清换代的人口损失
萧一元在《清代通史》中考证,1647年,刑科给事中陈调元在给皇帝的揭帖中提到清军在四川的军事行动时说:“不得已而动大兵剿之,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全城俱歼,或杀男留妇。”这也说明,清军在四川等地镇压反抗的过程中,将起义地区的普通百姓一并杀掉或“杀男留妇”是习惯性做法。 四、文明三问:明清换代大屠杀的根源辨析 清军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进行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暴行。与张献忠在成都地区的暴行不同,清军的屠杀与个人品质无关,也不是偶发现象,而是时间长达半个世纪、范围覆盖整个中国(西北到甘肃宁夏,东北到辽西辽东,东南到广东福建,西南到云南贵州)、连续几代人(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一直到康熙)的有组织的大规模人类屠杀事件。 这是一个证据充分的历史事实。不过,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却有很大争议。尤其是清王朝统治了中国200多年,并且缔造了巨大的帝国版图,后来又参与 了抵抗西方殖民入侵的战争。满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维护民族团结、继承清王朝留下来的国家版图,这段历史尽量就不要提了,甚至有人故意掩饰清军暴行,将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瘟疫、农民起义等;而另一种观点则截然相反,认为这就是一场少数民族对中原王朝的侵略战争,清朝不能代表正统。 前者就不必细说了,历史终究是历史,为了政治正确而故意掩盖甚至扭曲这么重要的一段历史显然是不对的。我们叙述历史,总会有所选择。因为历史事件实在太多了,历史资料实在太丰富了,不可能全都讲。但选择也要有个底线,对于如此大规模的、证据确凿的人口屠杀,视而不见是不行的。 对于后一种观点,则需要详细辨析一下。满人(女真)起家的地方是建州三卫。这三个卫是明成祖朱棣亲自下令设立的军事驻防机构,属于明王朝“皇帝一五军都督府一都指挥司一卫一所”五级军事系统。因此建州地区属于明朝版图,没有疑问。这跟金灭北宋、蒙古灭南宋都不一样一金和蒙古建立政权之前并不属于北宋或南宋版图。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爷爷,都曾经担任建州卫的首领,也带着其部族士兵跟随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到处征战。努尔哈赤年轻的时候还在李成梁的家里当过侍卫。相比一般的册封,这种从属关系要密切得多。因此,后金政权的建立,时人认为是典型的明王朝内部叛乱。所以,努尔哈赤一宣布建国,明朝就要派兵去打他,这不是侵略,是平定叛乱。它跟万历年间的播州叛乱性质差不多:播州从唐朝开始就由杨姓土司进行管理,居民以苗民为主,明朝在这里设立播州宣慰司,但历任指挥使都由杨姓土司世袭,跟建州三卫情况是一样的。播州之役也是平叛战争,不是侵略战争。 清灭明,是叛乱成功,不是外国入侵。 引自 一、亿万生灵:明朝末年人口数量与明清换代的人口损失
65人阅读
麒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一、亿万生灵:明朝末年人口数量与明清换代的人口损失
其涉及的总人口也就1亿多不超过2亿,人口损失数量可以与元末互相印证①。 相反,清军对明朝的...
-
一、亿万生灵:明朝末年人口数量与明清换代的人口损失
三、四川惨屠:谁是川渝人口灭绝的主凶 在明朝核心版图中,抵抗到最后的是四川地区,受战争摧...
-
一、亿万生灵:明朝末年人口数量与明清换代的人口损失
-
一、亿万生灵:明朝末年人口数量与明清换代的人口损失032
不同民族的文明程度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如果仅立足于民族视角来分析明清战争,那么中国版图...
-
一、亿万生灵:明朝末年人口数量与明清换代的人口损失
五、剥茧抽丝:多维度视角下的明清换代史 在分析明清换代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使用了三...
> 查看全部2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