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范瑞娟评
1954年,她和我的学生丁赛君合演了新戏《打金枝》,两人参加第一届华东戏曲汇演,她得了一等奖。次年,上海越剧院赴苏联演出,驸马郭暖改由我扮演。就这样,我和她开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斗嘴”生涯。 君蕊公主的娇俏可爱有口皆碑,是她毫无争议的扛鼎之作。她扮演的公主,胜在一种源自天然的清新娇美。她从小演戏就自然流畅,从不事矫揉造作。每次与她合作演《打金枝》,我总能深切地感受到她源自内心的甜美。吴琛同志曾经点评她的公主是“恰如其分,不嗔不过”。而观众们说:“驸马打人虽然不对,但打得有道理;公主骄傲虽然不好,但骄傲得可爱。”我没有语言足以形容她的公主,但我想很多观众都像我一样,每当看到她唱着“细思量,君拜臣,无此理”,摇摇头,扬起下巴,背袖转身,便禁不住满心的喜欢。 在《打金枝》之后,我们又在《踏伞》、《梅花魂》等剧目中有过合作。当然,演得最多,合作得最默契的依然是《打金枝》。我最赞赏她的表演有两大特点:一是多样化、二是重视细节。她的戏路宽是得益于从小的底子,但她勇于实践,长于积累,有一套能够确切地掌握人物性格,并比较精准地把握分寸感的本事。她对人物的投入和钻研有目共睹,与她搭档过的演员都会感受到她在人物交流方面的细腻。她的投人和细腻往往能刺激对手的表演,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和她搭档演戏,我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晚年时期,当我拍摄艺术集锦需要选择搭档时,总是第一个想起她,甚至连“音配像”拍《夸夫》也想到要请她来演梁红玉。虽然她已经是一个流派的创始人,却二话不说,给袁雪芬当了一回“替身”,给我做了一个标准的大配角。 引自第156页
83人阅读
Non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65页 徐玉兰评
但既然演了,我总想演出些自己的想法,免不了要对一些早就“定形”的东西改改挪挪。排练那天...
-
第156页 范瑞娟评
-
第43、94-95页 关于塑造人物的一点心得
演员与人物从“认识”、“理解”到“表现”的过程,是一个耗费并考验脑力和体力的过程,也是...
-
第69、148页
君蕊公主这个角色并不复杂,内外统一,哭哭笑笑都出自天然。要演出她的天发关键要掌握她的心...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