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冰,不被自信的阳光融化
゜静 (单纯,可爱,不切实际)
读过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
冰看似在一夜之间融化,但实际上是在很早以前,从最寒冷的那一天开始,冰就已经开始融化,只是没有人注意到。 在我的家乡——一个落后的村庄,每年考大学的十几个人中间往往只有一两个人如愿以偿。 我考大学的第一年名落孙山后,整天浑浑噩噩,像一棵蔫了的草。一张没有带给我荣耀的成绩单将我隔离在理想世界之外。当时我一气之下想撕碎课本,从此不再读书,认命地与庄稼为伍。 父亲一直是乐观的,他没有责怪我,默默地拉住我的手,说:“孩子别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人活一世30年河东30年河西,没有过不去的坎,再复读一年吧,哪里的麦地不长庄稼!” 那段时间我每天陪着父亲下地挖蒜、割麦、翻地。休息的时候,父亲总是以他的农村哲学给我灌输诸如“车到山前必有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思想,但他从不提及落榜之类的字眼,我知道他在忍受着内心的疼痛强装笑颜,小心地呵护着儿子可怜的自尊。我内心深处用消极的态度筑起的壁垒被父亲的安慰一点点瓦解。我可怜的父亲就像一头永不知疲倦的黄牛,一边在生活的田野上耕耘着那几亩并不肥沃的土地,一边在生命的田野上守望着我们这些因一时的风雨而失去活力的庄稼。 暑假过去了,新学期我拾起书本又加入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行列之中。送我去学校的那天,父亲特意刮了胡子,将脸洗得干干净净,穿了一身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我知道他是想以这种新的面貌鼓励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以新的成绩来回报全家的期待。我上了车,他只说了一句“你肯定能行的!”车就开动了。 车窗外9月的阳光将父亲结实的身影照得格外高大,我鼻子一酸,强忍着没让脆弱的泪水掉下来。父亲如此相信他的儿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 高三的学习是紧张的,每当想偷懒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父亲的那句话:“你肯定能行的!”于是奋起、埋头、苦学。高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考得并不怎么理想。回到家里我如实相告自己的成绩,父亲说没事的。我尽可能多地帮父亲干一些农活,以弥补内心的愧疚。 有一次干活累了,我和父亲坐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上休息。父亲抽烟,我埋头,一脸的心事。看着河面上结得厚厚实实的冰,父亲突然问我:“你知道冰什么时候开始融化的?”我不知他为什么要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脱口而出:“天气变暖,气温升高的时候。” 父亲笑了,一脸的执着:“不,孩子,你错了。冰看似在一夜之间融化,但实际上是在很早以前,从最寒冷的那一天开始,冰就已经开始融化,只是没有人注意到。你的失败不就是暂时的寒冷吗?没有一种冰不被自信的阳光融化,其实只要你自信,这失败的冰早就融化了。”夕阳的余晖洒在父亲身上,看似坚硬厚实的冰在水的起起伏伏中一点点融化。真的,仔细观察确实如此。 父亲的意思我懂。 那年7月我被西安的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印证了父亲说的那句话:冰实际上是从最冷的那一天就开始融化了。现在,我们度过了最寒冷的时候,幸福的阳光每天都慷慨地洒在我们身上,我知道,没有一种冰不被自信的阳光融化。 没有到达不了的明天 一个人一辈子能去几个想去的地方,能看几个难忘的风景,能读到几段改变你人生的文字,又能经历多少次难忘的旅行? 我从来不觉得人的成长是为了证明之前的不切实际和幼稚,梦想是用来实现的,但是太容易实现的,那不叫梦想。 以前在墨尔本的一个室友,突然打电话给我,在我这里马上要凌晨3点的时候。他让我猜他现在在哪里,我说:“你不是在墨尔本吗,你还能去哪儿?”他很神秘地说:“不是哦,我现在在西班牙。” 然后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很久之前,我在一个“人人”相册里看到有关西班牙的照片,那时候跟他说:“西班牙那么漂亮,我将来一定要去一次。” 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就要把自己曾经一闪而过的想法忘记的时候,他的电话就这么来了。到最后,站在我最想去的地方的人,却不是我。 挂了电话之后,不知道为什么,脑海里浮现的是《当幸福来敲门》里面的片段,是男主角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在车站的厕所里过夜,是他身上只有20美分的日子,可是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如果你有梦想,就一定要捍卫它。 老爸同事的女儿,高我几届,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她已经出国两年了,恰好我们的老师是同一位。高二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读了一封信,是她从英国寄回来的。她说现在过得很好,谢谢老师当年的教导,最后老师慢慢念出信的最后几个字——来自剑桥。 当时我一下子就蒙了,对那种学校只有想的份儿了。后来有幸跟她见面,她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因为想要过自己的人生。”她一直记得一句话::“很多事情就像旅行一样,当你决定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 突然就想到了自己,第一次出国的时候,离自己的17岁生日还差3个月。奇怪的是在机场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安,我只是反复告诉自己: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不管怎么样也要走下去。可是留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后来有一天,我在Facebook上看到Leo,一个澳洲本地小伙儿,成绩好到令人眼红,最可贵的是他的性格还很好,做事能力强到让人嫉妒。我就开始跟Leo聊起最近的生活,到后来就变成了我在诉苦。 等我说了很多,过了很久,我才看到他发过来的字。他说:“我到现在都用不起iPhone这种在你们那里随处可见的东西,我现在的学费都是自己赚的,虽然你离家很远,但是你父母一直在后面资助你,你每天就做这么一点事情,凭什么说自己撑不下去了,你有资格吗?那些比你累的人都没有说什么,那些比你优秀的人都比你努力得多,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唉声叹气?”然后他对我说了一句我到现在还一直记着的话:“要么滚回家里去,要么就拼。” 我突然就醒了,我一直只看到那些闪闪发光的人身上的闪光点,却不知道他们到底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才换取了这样的人生,我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抱怨。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青春很苦,老是在想这么下去会不会有未来,自始至终也没能对这个不属于我的城市产生过一丝归属感,很多想法都只是一闪而过。为什么明明知道时间那么少、青春那么短,想得最多的,不是怎样去接近梦想,而是反复地不安和疑惑? 终于觉得,那些熬夜的日子,最终会让我迎来属于我的结局。从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我无法回头的青春。 记得上次一夜没睡,跟朋友去山上看日出,偶然听他们说起自己之前的生活,才明白不管是表面多么快乐优秀的一个人,不管是外表多么光鲜亮丽的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心结。就像青春注定要漂泊和颠沛流离一般,那些流过的泪、受过的苦,总有过去的一天。 一个人20岁出头的时候,除了仅剩不多的青春以外,什么都没有,但是你手头为数不多的青春能决定你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往往你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在于在这个阶段你想要什么。 一个人一辈子能去几个想去的地方,能看几个难忘的风景,能读到几段改变你人生的文字,又能经历多少次难忘的旅行?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我不能在这里变老。我要在变老之前,做一些到了80岁还会微笑的事情。 我想,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平静一点,哪怕一个人生活,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次又一次别离。然后在别人质疑你的时候,你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虽然每一步都走得很慢,但是我不曾退缩过。
゜静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有梦不觉天涯远
经历了种种磨难,他的人生也更加完善,因为他在京城找到了父亲向往的“天涯”。“天涯”不远...
-
圣诞节的特殊礼物
他听了,眼里已经有了眼泪,没想到,老师也是穷苦孩子出身,老师也给人送过礼,而且被拒绝了...
-
没有一种冰,不被自信的阳光融化
-
从不说他做不到
我们从没有告诉他不要去期望入选,我们从没有对他说不会成功。是的,从没说起过……所以他不...
-
一个母亲的力量有多大
切默季尔抹去泪水,哽咽着继续说:“有了这笔奖金,我的4个孩子就有钱上学了,我要让他们接受...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