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起身
我想我误读了《哭泣的杨柳》。主题并不令人哀痛,或者说并不仅仅是今人哀痛。在它之中有一种我不曾听过,或者说是以前没有准备去聆听的,更深邃的喜悦。它深知自己此刻的重要性,深知我们时时刻刻都离心碎那么近。它知道我们生命中的那些伟大时刻是多么脆弱,我们那些最深刻的人生历程会以多么快的速度消亡在每日的琐碎之中。这些音符、指法和分句与之前无异。然而,它却将真意揭示了出来。这是主题最后一次呈现,它汇集了之前所有的内容,以这样的悲伤,这样伤心至极的遗憾,这样的优雅和淡定走向结束。它知道,任何一个时刻终将不可避免地消亡。而同时,失去使得音乐变得完整。 我以一种最简单的方式演奏。音符出来,音符消逝。我今日整天的努力就是为了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我在练琴中认识自己,却在表演中震惊。如果怀着真诚去演奏,我会听到从未有过的东西,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感觉。 重新开始,这一次我成为自己的老师,终于能把我的所学所悟全部用上了。一开始,我每天只弹半小时。我的手显得僵硬而笨拙,那些曾经很简单的作品现在看来都超出了我的能力。但我很清楚,这种状况不会持续。我坚持弹奏最简单的练习曲,让音乐来指导我手指的运动。我阅读各种教材并且尝试书上给出的建议。最重要的是,我会聆听自己的弹奏。又过去了几个月,虽然还是很不容易,我又一次找回了演奏的感觉。我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承认自已又一次开始练琴。“练琴”这个词本身就会唤起太多痛苦的记忆。当这种感觉击中我时,我就觉得自己好像瘫痪了一样,然后会在接下来的几天或是几周内停止练习。但是,没过几天,我又会去怀念那种单纯演奏所带来的欢乐。我居然把这种快乐叫作“练习”,这是对我自己的惩罚。我质疑,当演奏是那么快乐的时候,为什么练习就应该是痛苦的?我带着这个疑问继续下去,那些简单的练习曲与小品开始变得美妙起来。然而,随着我的程度不断加深,哪怕是在最简单的音乐中,我的老毛病又回来了,我对自己的手指开始不耐烦,对自己感到不满意。我试图寻找一些崇拜的音乐家所著的书籍和教本,希望在那里面找到些安慰。但是那里没有我想要的东西。我的手又变得紧张起来,就这样过了一年,我终于渐渐明白我并不是通过练习来学习演奏吉他,而是通过演奏吉他来学习如何练习。 在我还是一个充满热情但没有耐心的年轻人时,我的演奏很糟糕。我被自己过分膨胀的感受所控制,我总是希望在每一个音符里弹出一切。是的,在这一点上我做到了。我的每一下触弦都制造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我越是仔细聆听,就越是能听到那些超越我极限的声音。我在音乐里探究得越深,就会产生更多的障碍和抵抗。我的乐器,它的历史,那些听过我弹琴的人们的态度,我的听众——所有的一切都把我与我心目中完美的音乐隔断开来。我奋力地战斗,想要拉近距离,直到最后,刻苦地练琴变成了一场无意义的抗争。每天都是同样的情形,每一个瞬间都在向我证明我的徒劳。可能到了最后,你在练习的事物上达到完美,但是你或许要在很多年后才意识到这完美是什么。我找不到解决这个冲突的出路,却在不断地犯着并且加剧同样的错误。我无路可逃,只能放弃。 引自 第十三章 起身
71人阅读
云自小路上飞起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十章 往事如音
曾有人这样评价1831年3月9日帕格尼尼在巴黎的首次登台:“他的弓就像是一把天使的宝剑,在他...
-
第十一章 《蓝色吉他》
伴随着最后一个余音,我就这样坐着,感受着这奇形怪状的音乐。现在我把我所能给予的一切都交...
-
第十三章 起身
-
第十三章 起身
现在,练琴对我来说已经完全不同,因为我不再是以前的我。告别音乐,我经历了最可怕的事物—...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