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城市“大拆大建”是抛弃历史建筑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准海路两侧的石库门街区进入更新改造,卢湾区政府突破“文革”造成的思想禁锢,学习国际先进城市建设理念,让一家香港开发商瑞安公司获得了后弄堂的石库门开发权。瑞安公司提出不拆老房子,对旧建筑外表整旧如“旧”,内部彻底重建,放进现代的基础设施,将老房子的居住功能改变为商业功能,让私人空间变为共享空间,探索石库门的“回家”之路。这一思路和做法让区政府领导和本地石库门专家耳目一新,原来保护历史建筑也是城市现代化!这种新的文化观念帮助上海人跳出了“破旧立新”的旧思维方式。 石库门复活了。 新天地之后,上海人把目光转向了老房子,从历史建筑中发现美,发现新的价值。中心城区出现了“田子坊”、“建业里”等一批老石库门的复活,出现了“思南公馆”等一批老洋房的复活,出现了“八号桥”等一批老厂房的复活。 学术界评价:新天地对于上海的旧城改造具有里程碑意义,是革命性的。这个看法一点不过分。 引自第63页
1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