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这么有趣
在中国神话研究领域,茅盾先生的《中国神话》(原名《中国神话研究ABC》,怎么觉得原名更可爱)无疑是一部“开荒”著作。这本“绪论”不仅填补了当时该领域的空白,更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茅盾先生在此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对神话的产生、保存与修改、演化与解释、宇宙观等方面进行了抛砖引玉的剖析。他思考探讨了神话所反映的原始人民的信仰及生活状况。
在阅读过程中,我带着这些疑问,去书中寻找答案:神话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呢?又是谁去修改了神话?修改神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哪些神话失传了,哪些又被保留了下来?而书中的解释,则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更有趣的是,书中提到蚩尤和盘古竟然都是族群的名字,这让我对这两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人物有了全新的认识。而嫦娥奔月竟然被排除在神话范畴之外,也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但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神话定义和分类的思考。
当然,作为一部开创性的著作,茅盾先生的《中国神话》也并非尽善尽美。他在书中坦言,由于写作时身处异国他乡(1928年日本),手中缺乏必要的参考书籍,因此难免存在错记和失检之处。但这种坦诚和谦逊的态度,反而更加彰显了他的学术风范。
原始时代的先民们,凭借对宇宙秘密的探求和对自然万物的渴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这些神话不仅成为民族文学的源泉,更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宝贵资料。
那么,继茅盾先生之后,是否有人继续系统性地研究了中国神话并发表著作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投身于中国神话的研究领域。比如:丁山的《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潜明兹的《中国神话学》,王青的《中国神话研究》等,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广泛的探索。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神话学的内容,也为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可以说,茅盾先生的“绪论”不仅开启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新篇章,更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和精神动力。在这部作品的引领下,中国神话研究领域必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发展的未来。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