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生非》第一幕(共三场)
原名《Much ado about nothing》,ado在14世纪末,有“冲突、战斗;困难、麻烦”的意思,【转:缩写自atdo(去做)是北部英格兰受挪威语影响后的方言形式;一些斯堪的纳维亚语在动词不定式后使用at,现代英语为to。从在 much ado 中使用不定式("much to do")及类似短语, ado 开始被视为一个名词。比较 to-do 和 affair 中的意义演变(均来自法语不定式短语 à faire "to do")。早期 15世纪 开始使用较弱的含义 "忙乱"。中古英语中此词还用于表示 "交易,商业",以及 "sexual affair"(均在 1400年)。】ado或许暗喻约翰伯爵与其兄长阿拉贡亲王彼德罗的矛盾冲突,也或许包含了两组年轻人在婚姻选择上的麻烦和探索。另,在伊丽莎白时期的英国,nothing与noting(注意、窃听)发音相似,贴合剧情,形成语意的相关。看来古代的谐音梗可不是图省事的便宜技巧。
本剧创作于1598-1599年,是莎剧喜剧创作的成熟期,多重语意密集输出,如果以前打出来的直线型弹药,这里大概是眼花缭乱的散射型打击,表面扣题,向下挖掘还有一层意思。而且人物的语言并不单调。英式幽默多半继承了莎翁台词的精髓,乍听之下恭敬,细思之后有丰富的后调。
剧情开启于一场战役之后,阿拉贡亲王得胜,一行人去属地梅西那做客,受到当地总督款待。【地名辨析暂且搁置,剧情可能与此无大关碍】梅西那总督的女儿、侄女与亲王的两个年轻亲信将会发展出两条情感线。根据第一幕铺垫的人物互动,基本可以看出,一条感情线发生于总督女儿希罗与年轻贵族克劳狄奥之间,两人性格较为传统沉稳;另一条感情线大概走欢喜冤家的路数,从无感到喜欢,发生于脾气不好但很美的总督侄女贝特丽丝和风流轻狂的另一个年轻贵族培尼狄克之间。培尼狄克是个自由行事的不婚主义者,他不相信婚姻的忠诚,宁愿不寻找伴侣。克劳狄奥则相信忠贞爱情,相比外貌更看重伴侣内心,拥有传统的婚恋观。
亲王的弟弟约翰会成为麻烦制造者,他有野心,嫉妒兄长更器重亲信。当亲王与两位年轻人聊起感情私事时,想在化妆舞会上帮助克劳狄奥追求希罗。这事被约翰的侍从听到了,他准备在这场计划的婚事中捣乱,以此泄愤。而总督的仆人也偷听了亲王的谈话,但是总督这边误会亲王本人喜欢总督的女儿。本来是nothing,但是因为noting,就产生了much ado。信息发出,在传播过程中有人因为信息的扭曲产生错误的判断,有人刻意制造争端,这些都形成了戏剧冲突。
果核抓手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错误的喜剧》第四幕(共四场)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疯狂的剧,有点像现在的那种大众搞笑片。误会没有节制的一个接一个,所有角...
-
《错误的喜剧》第五幕(共一场)
总体而言,最后一幕的处理没有想象中的头重脚轻。这出剧没有坏人,大家都老老实实的,包括公...
-
《无事生非》第一幕(共三场)
-
《无事生非》第二幕(共三场)
彼德罗亲王作为剧中最高身份者,起着主导作用,为两对年轻人制造恋爱机缘,像是在做实验。第...
-
《无事生非》第三幕(共四场)
希罗与侍女玛格丽特的对话有点类似荷马史诗中的表达,即在讲述一件事物时,先提出该事物,然...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