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在那遥远的地方
佛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这些苦,你早已经历,余下的,只剩一场超脱。 时光仓促流逝,转瞬带走一切红尘过往。有些温暖和美好,回忆起来是那么清晰,想要触摸时,却又无比遥远。 三毛曾经躲在爱情的驿站里,与温情的文字相拥,无论生活的条件多么艰苦,她的眼底依然缓缓地流淌着幸福。那些被温馨演绎出的情愫,已经再也找不到来由。心灵深处的叹息,仿佛一触即发,是时候开始再一次流浪,也许可以邂逅一段早已经注定好的结局。 在1990年,三毛第二次回大陆之前,她为自己制定了一段漫长的旅程:广州-西安-兰州-敦煌-乌鲁木齐-天山-喀什-成都-拉萨-重庆-武汉-上海-杭州。她的计划里只有不断的前行,却从没有考虑过归程。她要离开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一去,将是很久很久,于是,她只买了一张单程车票,因为她知道,一旦沉浸在祖国的豪情与风情,将久久不能自拔。 千年古都西安,勾起了三毛的怀古情愁。穿越千年的风,捎走了她的满怀心事,不过,她已将荷西的名字刻在了心底,当心无所依时,将这个名字捧在手心,缓缓倾诉。 苍茫的大西北,让三毛想起了那片寸草不生的撒哈拉沙漠。无边无际的戈壁与撒哈拉的漫天黄沙同样让人满眼凄凉,可三毛偏偏觉得这样的景象美不胜收。越是荒凉的地方,越是能让她的灵魂自在遨游,她在流年的光影中寻找生命的踪迹,将寂寥的情愫在素白的纸笺上流淌成文字,每一个字,都是她心底一颗晶莹的泪滴。 她写道:“那接近零度的空气里,生命又开始了它的悸动,灵魂苏醒的滋味,接近喜极而泣,便又想尖叫起来。” 她在浅浅的回眸中相拥祖国的美景,将灵魂深处的寂寞和美丽凝结于笔端,也用深情的笔调写下一段段遇见。 在敦煌,她结识了一名从事莫高窟研究工作的人员,他的名字叫做伟文,是个年轻人。他懂得三毛对神秘的莫高窟有着无限的渴望,于是专门在空闲的时间里,安排她独自在洞穴中待上一段时间。 洞穴中的美景震慑着三毛的心灵,那斑驳的洞穴墙壁上,凝结着多少年风雨洗刷过后沉淀下来的艰辛?洞穴墙壁上的壁画,在无数岁月的风蚀中,经过了多少次无声的抗争?她仿佛可以想见,历史在岁月的车轮面前,呈现出怎样的恐惧与无助。 她将这段历程记录成文字:“我打开了手电棒,昏黄的光圈下,出现了环绕七佛的飞天、舞乐、天龙八部、胁侍眷属。我看到了画中灯火辉煌、歌舞蹁跹、繁华升平、管弦丝竹、宝池荡漾……。壁画开始流转起来,视线里出现了另一组好比幻灯片打在墙上的交叠画面……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女孩正坐在床沿自杀,她在左腕和睡袍上的鲜血叠到壁画上的人身上去……那个少女一直长大一直长大并没有死。她的一生电影一般在墙上流过,紧紧交缠在画中那个繁花似锦的世界中,最后它们流到我身上来,满布了我白色的外套。” 幻象穿越了时空,与眼前的景象发生了重叠。三毛仿佛置身事外的一个灵魂,看到自己少女时期自杀的场景在眼前如同电影一样一幕幕发生,虽然已经过去了多年,那段灰暗的往事依然会让心底的忧伤如泉水般涌出。 眼前浮现的回忆让三毛感到恐惧,她写道:“我吓得熄了光。‘我没有病,’我对自己说,心理学的书上讲过:‘人,碰到极大冲击的时候,很自然的会把自己的一生,从头算起……’在这世界上,当我面对这巨大而神秘……属于我生命的密码时,这种强烈反应是自然的。” 因为有信仰,灵魂才会变得高尚,她的面前出现了一尊巨大的弥勒菩萨塑像,三毛向佛祖祈求慈悲,为自己的心灵换来一片净土:“我仆妇在弥勒菩萨巨大的塑像前,对菩萨说:‘敦煌百姓在古老的传说和信仰里,认为,只有住在率天宫里的你……下生人间,天下才能太平,是不是?’” 仿佛绵延的梵音在耳旁回荡,朝拜的堂前似乎可以见到朵朵莲花绽放。佛光将三毛的内心照得一片明亮:“我仰望菩萨的面容,用不着手电筒了,菩萨脸上大放光明灿烂、眼神无比慈爱,我感应到菩萨将左手移到我的头上来轻轻抚过。菩萨微笑,问:‘你哭什么?’我说:‘苦海无边。’菩萨又说:‘你悟了吗?’我不能回答,一时间热泪狂流出来。我在弥勒菩萨的脚上哀哀痛哭,不肯起身。” 此刻,三毛的心灵仿佛与佛祖想通,这是一个顿悟的过程,今世的繁华,难掩心底的幽怨,她渴望通过佛祖的指引,逃离烦扰的尘世。在痛哭的过程中,三毛仿佛又听到佛祖缓缓对她开口:“又听见说:‘不肯走,就来吧。’我说:‘好。’这时候,心里的尘埃被冲洗得干干净净,我跪在光光亮亮的洞里,再没有了激动的情绪。多久的时间过去了,我不知道。‘请菩萨安排,感动研究所,让我留下来做一个扫洞子的人。’我说。菩萨叹了口气:‘不在这里。你去人群里再过过,不要拒绝他们。放心放心,再有你回来的时候。’我又跌坐了一会儿。菩萨说:‘来了就好。现在去吧。’” 没有人能说清,三毛在洞穴中的一切感应,究竟是虚幻还是现实。不过,当走出洞穴,三毛感到全身有着从未有过的轻盈,仿佛周身的血液都被清洗了一次,一颗被繁华侵染的心重新返璞归真。 三毛的耳边回荡着“阿弥陀佛”的梵音,对伟文说道:“要是有那么一天,我活着不能回来,灰也是要回来的。伟文,记住了,这也是我埋骨的地方。” 从前的时光,无论是峥嵘岁月,还是灿烂人生,都已经成为了过往。望向人生的远方,也不过是一片虚无。三毛决定,再次踏上行程,走向未知。用余生的追寻去弥补丢失的年华,哪怕追寻千里,也要找到心中那片浪漫的美景。 天生浪漫的三毛,对于那些动听的传说与故事,总是十分敏感。她听说,在遥远的新疆乌鲁木齐,有一个用歌声记录下故事的人,他歌声中或哀伤或温暖的曲调,俘获了她全部的理智。 于是,循着歌声传来的方向,她要去寻找那个记录故事的人--王洛宾。早在1989年,三毛就曾经听过王洛宾创造的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曾经读过一些有关王洛宾先生的报道,报道中说,歌中唱到的这个姑娘,与少年时的王洛宾发生过一次短暂而浪漫的邂逅,少年王洛宾为姑娘的美丽深深迷倒,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写下了这首传唱不衰的动听歌曲。 虽然王洛宾与歌中那位美丽的姑娘并没有结果,然而,他将自己的余生留在了苍茫的大西北,一生致力于西部民歌的创作与传播。报道中还说,王洛宾先生曾经两次身陷囹圄,在监狱中被囚禁了漫长的十八年。可是,在监狱中的王洛宾,也从未停止过西部民歌的创作,十八年间,他总共创作了六十三首作品,这样的经历,更是能触动三毛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她萌生了想要见一见王洛宾的年头,并且将想法付诸于行动,她乘坐的火车开往王洛宾居住的方向,她想要知道,这样一个一生痴迷于音乐的人,会不会与自己钟爱的文字产生共鸣。 虽然三毛久仰王洛宾的大名,可王洛宾老先生却对三毛并不熟悉。凭借着模糊的印象,他只知道三毛是从台湾来的一名女作家,可对于她写下的文字,却从来没有读过。当三毛登门拜访时,王洛宾只是礼貌性地和她握了握手,短暂的寒暄与交谈过后,三毛回到了下榻的宾馆,没想到,到了晚上,王洛宾老先生竟专程来到那间宾馆为三毛送行。 三毛这一次的大陆之行,并没有告诉任何人,尤其是对媒体保密。她不愿自己的行程受到任何人打扰,在宾馆登记时,也使用了自己的本名“陈平”。 可是,王洛宾老先生却并不知道三毛的顾忌,他在宾馆的前台直接说出他要找的是三毛,这一下子惊动了整座宾馆,当得知大名鼎鼎的三毛就住在这里,人们纷纷拿着三毛的著作来请她签名。 一场送别生生变成了一场签名会,直到这时,王洛宾老先生才知道,这名叫做三毛的女作家,竟然能引起如此的轰动效应。 因为三毛被层层叠叠的人群包围着,王洛宾只能隔着人群与她道别。三毛对王洛宾说,九月份的时候一定再来拜访,并请求他与自己通信。 尽管只经历一次短暂的交谈,三毛却发现,对这个大自己整整三十岁的男人,似乎萌生出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愫。岁月的风霜被他牢牢深刻在脸上的皱纹中,虽然王洛宾出生在北京,可因为在西部居住多年,他的身上有一种大漠豪侠的豪放与厚重。她隐隐地感觉,从这个七十多岁的男人身上,可以找到自己向往已久的安全感,这种念头促使着她想要重回新疆,留在他的身边。 在重回新疆之前,三毛与王洛宾一直保持着信件往来,虽然短暂相逢,却好像相识多年,他们在信中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彼此的关心。 然而,无论是年龄还是距离,都无法让王洛宾再向一个年轻小伙子一般义无反顾。他不能容许这段感情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于是在信中写下:“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作拐杖用,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他希望用这样的话语点醒三毛,放弃这段不可能发生的感情。 当三毛看到这句话,一字一句都让她心痛。她是个对感情义无反顾的女子,任何世俗的规矩都不能成为她追求爱情的阻碍。于是,她提笔写下一封回信:“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发出这封信后,三毛马上整理行李,她要立刻回到乌鲁木齐,陪伴在王洛宾的身边。因为她已经能够感受到,在写下那封信时,远方的那位老人是抱着怎样的无奈与哀伤。 她以为,当她走出机舱,看到的会是王洛宾带着笑容独自迎接她归来的身影,然而,当她在机舱口刚一出现,一架架摄影机仿佛直接杵到她的面前,明晃晃的镁光灯刺得她睁不开眼睛,一群人蜂拥而上,想要采访三毛,或者想要她的签名。 这些人都是王洛宾带来的,这样的场面让三毛感到气愤,她气得一转身回到了机舱。王洛宾也紧随其后走了进去,他向三毛耐心地解释着当前的局面,是一些电视新闻工作者,正在拍摄一部有关王洛宾音乐生涯的纪录片,他们想要记录下王洛宾生活的日常,刚好三毛在此时到来,他们认为这会为纪录片增添许多色彩,于是执意跟随王洛宾一同来接机。 安抚过后,便是道歉。王洛宾告诉三毛,下次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诚恳的表情打动了三毛,接下了他为自己准备的鲜花,并随着他一同走出机舱。 三毛不是一个对别人的小错误抓住不放的女子,既然原谅了王洛宾,她就将刚刚发生的一切不快抛在了脑后。到了王洛宾的家里,三毛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她将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让王洛宾拉琴,她则在琴声中翩翩起舞。 三毛的到来,让王洛宾仿佛也年轻了许多,他们经常骑着脚踏车在乌鲁木齐的街道上穿行,许多地方都曾经留下过他们的欢声笑语。 三毛天真的认为,自己重新找到了一位灵魂伴侣。她想要留下来,和王洛宾一同经营温馨的生活。可是,王洛宾却经常忙于纪录片的拍摄,哪怕是三毛生病了,他也无法陪在她身边,而是找来一个女孩照顾三毛。当纪录片的工作人员需要三毛参与其中时,虽然明知三毛不愿意,王洛宾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请求她配合导演的要求。三毛最讨厌自己像木偶一般任人摆布,可是为了王洛宾,哪怕拍上再多次,她也从未抱怨过一句,只是,这些不情愿已经在心中不断累积,终有一天,会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 渐渐地,三毛终于发现,原来一切的美好,不过是错觉。王洛宾依然是自己崇拜的词曲作家,不过,他们的灵魂,却根本无法完美地契合。两个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不过是三毛的一厢情愿,有些时候,距离才能产生真的美丽,一旦近距离接触,那层朦胧的面纱将被彻底接下,呈现在眼前的,只是并不美好的、赤裸裸的现实。 三毛想到了离开,用遥远的距离,去保留最后一丝美好的念想。他们之间,不需要再谈风花雪月,只要相互守望,这段感情,便依然圆满。 于是,她默默地收拾行囊,踏上归途。直到她孤单的身影落寞地离开那一刻,王洛宾才忽然认识到,自己对三毛忽视了太久。他终于放开勇气,想要抓住这份曾经近在咫尺的幸福,然而,她已转身,带走的,是原本想要永远留在这里的一片痴心。 王洛宾无法控制对三毛的想念,于是又写信给她,当再次看到王洛宾的文字,三毛的心中却再也不会像当初那样阵阵悸动。也许,天长地久,并非最终的追求,曾经拥有,才更加弥足珍贵,至少,他的世界里,她曾经来过。 为了斩断情丝,三毛撒了一个谎。她告诉王洛宾,自己已经订婚了,对方是一名英国人。她希望王洛宾不要再等待自己,用一个祝福,结束这段刚一发生,就戛然而止的感情。 有些东西,只能远观,而不能把玩在手中。就像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最好,在得到之前放弃,也许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有些人,只能是生命中的过客,也许无法相伴走过一生,那么就让相伴的这一程,成为人生中最美的风景。
゜静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美洲•不一样的世界
你固执地相信,今世的活着,就是为了弥补前世犯下的错。在生命的轮回里孤独了百年,耳畔却仍...
-
故乡•小舞台,大世界
走投无路的灵魂,唯有故土可以慰藉和救赎。漂泊的心跟不上急促的脚步,总有一个地方等着那里...
-
新疆•在那遥远的地方
-
撒哈拉•绽放于荒漠的繁花
古老的影像被岁月记录,又最终在光阴中消逝。那些哀伤的文字,刻在岁月的年轮之上,不经意转...
-
万水千山•我的故乡在远方
一世芳华最终落幕,一曲离歌终将散场。谁懂你遗世独立的寂寞?谁解你落地成灰的心弦?唯有自...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