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也是一种幸福
゜静 (单纯,可爱,不切实际)
幸福是什么?撕心裂肺、轰轰烈烈地爱一场,还是指尖相携,温暖相依的平淡生活?生活给了你场景,却给不了唯一,爱或不爱,幸福或酸苦,骗得了旁人,却唯独骗不了自己。 赖雅走后,她竟然发现自己怀孕了。或许两人命定的缘分还没有了结,或许他们注定要在一起,所以上苍给他们送来爱情的结晶,送来曾经欢爱相携的证据。 她有瞬间的慌乱和惊讶,这个没有征兆的孩子,乱了她的生活,也乱了她的心。只是一瞬之后,她便恢复了惯有的平静,她摊开稿子,给离开两月之久的赖雅写了信,告知他这个不知是喜还是悲的消息。 7月5日,已经从耶多文艺营搬到萨拉托卡泉镇的罗素旅馆中的赖雅收到了爱玲的信件。当他拆开信件看到那关于怀孕的言语后,心脏怦怦直跳,他激动万分,却又踌躇不已。 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下,在咖啡的浓郁芬芳里,他任思绪翻飞,肆无忌惮地想念着爱玲,这个特别的东方女人。他爱她,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想她念她,却觉得回不去了,可如今,她有了自己的孩子,无论这是劫难,还是幸运,可一定是命定的缘分。 他是漂荡浮沉的浪子,不喜婚姻的束缚。可这一次,他愿意为了爱玲,结束四海为家的生活,走进婚姻,无论那里是辉煌的殿堂,还是索命的枷锁。只是他有些害怕,江郎才尽自身难保的自己,能否许她现世安稳,羸弱多病风烛残年的自己,是否会成为她一生的累赘。 理智和感情纠葛成一团乱麻,他道不出所以然。只是这一刻,他只想与这个思念着的女子渔樵耕读,共看云起。他再顾不上许多,迫不及待地写信向爱玲求婚,又冒着大雨将信寄出。那一刻,他青春重现,冲动如稚嫩的少年。 她答应了。收拾行囊,她再次踏上征途,这一次,腹中孩子与她同行,这一次,她去奔赴一个向她求婚的男人。既然是命运安排,她愿意顺流而下,沿着狭长的年月走向有他的地方,与他相依相偎,冷暖与共。 赖雅早已在火车站等待着自己的新娘。她来了,那清淡的东方轮廓,让他涌出久违的温暖。两个人在熙来人往的车站久久对视,轻轻拥抱,只有默契的沉默不语。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可以抵过千言万语。 在静谧的夜色里,他们回到旅馆。安顿好一切后,赖雅单膝跪地,正式向她求了婚。他愿意娶她,以爱为名。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既然他愿意许下承诺,她便愿意嫁他,相携相随。 在茫茫人海中,她偏偏遇上他,于是爱来了,绚烂花朵应运而生。 赖雅求婚时提出了将孩子流掉的想法。他不喜欢小孩,而这次,两人依旧不谋而合。她是女人,却生性凉薄,终不会母性泛滥到拥有应对一个吵闹婴孩的足够耐心。而赖雅,这个将骨肉称为“东西”的男人,也注定成不了慈爱的父亲。那么,既然不能给他安稳的母爱和父爱,还不如,不要他可怜兮兮地来到世上。 他和她,因为爱玲肚子的骨肉,再次重逢,迈入婚姻。只是当一切发生时,却发现骨肉不是结果,只是在一起的契机。 她去了医院,流了孩子,也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利。我不知这对爱玲来说算不算血的代价,也不知她是否会在午夜梦回时怅然不已。无论如何,一切都无法挽回,也失去了纠缠的意义。重要的是他和赖雅结婚了,成为名正言顺的他们。 1956年8月14日,他们在纽约市政府办结婚公证,赖雅的好友马莉·勒德尔与张爱玲的挚友炎樱为两人证婚,两人正式结为夫妇。从此以后,有一个人愿意与他相携相伴,爱玲终于不再孤苦伶仃,茕茕孑立。 这一次,她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守着婚姻,守着这份平凡的幸福。 简单婚礼后,他们携手游遍了整个纽约,当作两人的蜜月旅行。穷苦夫妻,他们没有钱去制造浪漫,但他们自由漫步在纽约的大街小巷,在自由女神像下祈祷许愿,在美丽橱窗下拍照留念,在楼顶俯瞰整个光怪陆离的城……他们寻觅着属于两个人的浪漫,享受属于两个人的愉悦。 他们只是寻常的新婚夫妻,带着满满的期待,甜蜜地腻在蜜月旅行间。 蜜月归来,他们相携回家。家,她在小时候便遗失了的久远味道,这次又回到身边,从此以后,有他的地方便是家,即使只是暂时租住的简单小房子。 同枕同眠,同修同行,两个不同的人,因为婚姻有了紧密的连接。新婚伊始,他们表现出明显的生活差别。张爱玲是孤僻的东方女子,不喜外出,不爱结交,晚睡晚起,不问外事。赖雅是外向的西方男人,自由散漫,喜欢交友,早睡早起,享受晨光中畅快新鲜的空气。 只是他们依旧默契地守着自己的生活习惯,甜蜜融洽,没有不适,也不用改变。 他喜欢清晨醒来,爱玲在身边的日子。在从窗帘缝隙透过的光线里,他倚在床边,静静凝视妻子柔和舒缓的睡颜,觉得这样如水的时光很是平凡,但安稳美好。他感谢上帝,感谢马克思,让他在迟暮的岁月里,有这样可爱倔强的妻子,朝夕相伴。 他轻轻亲吻她的脸颊,轻抚她额头的碎发,如寻常丈夫般亲昵自然。他小声下床,蹑手蹑脚地走向厨房,为她煮一杯纯正的意大利咖啡,哪怕要花费一上午的时间研磨咖啡豆,他也不嫌麻烦,甘之如饴。 爱玲在满屋浓郁的咖啡香气中醒来,带着初醒的倦怠和不设防的淡淡笑意。她走出起居室,看到在厨房忙碌的赖雅,阳光倾泻在他的身上,那温柔的背影,带着逆转时光的神奇魔力,让她心中涌出满满的暖意。她感谢他,感谢上苍,在寂寥的年岁里,给她这份可遇不可求的婚姻,给她现世安稳的一个家。 10月,他们一同回了麦克道威尔文艺营,这个相识相爱的地方,载满了他们的幸福回忆。站在门口,那街那院那木屋,依旧那么熟悉,拥有田园牧歌的美丽,她不禁莞尔,心存感激。这里成全了她与赖雅的爱情,也成全了两人的婚姻。 只是,日子才刚刚开始。 一日清晨,张爱玲被赖雅凄厉的呼唤惊醒,竟发现赖雅半躺在地上不能翻身,她大惊失色,猛地从床上跳起,手忙脚乱地将他扶上床,便又急急忙忙地去请医生,经过诊断,是中风。她突然明白,自己依赖的丈夫,已经是垂老的年纪。 12月19日,赖雅再次中风。只是这次发病来势汹汹,她不得已将他送去医院。为了丈夫,她在争分夺秒地与死神战斗。这一仗,她赢了,望着赖雅憔悴惨白的脸,她明白,这个男人已脆弱至此。 不知不觉,角色互换,她成了赖雅依靠的拐杖。可她甘愿,既然选择携手,便是不离不弃。 1957年的4月,文艺营的期限到了,他们搬到了彼得堡松树街25号的一家公寓,虽然家徒四壁,不甚宽敞,却不再是流离失所的寄人篱下。她心情不错,亲自拎着油漆桶,将墙壁粉刷成天蓝色,她要与赖雅一起,在海天之间风雨同舟。 那是只属于两个人的家,温暖如春,其乐融融。闲暇时,他们一起窝在床上,看书赏画,一起在黄昏的余晖里散步,一起去镇上小小的电影院看场周末档……他们享受着只属于两个人的时光,沉浸在这单纯的平凡美好间。 在圣诞节,她也会洗手做羹饭,为一个浪漫的圣诞夜谋划。夜晚,她点上蜡烛,端上精心烹制的中国菜和西式餐点,倒上两杯香槟,浅笑涟涟地对赖雅说:“圣诞节快乐!” 知道妻子不喜见人,赖雅便悄悄买下一只山羊,还故作神秘地说:“爱玲,外面来了我们的一位老朋友,你出来见一下吧。”当爱玲皱着眉拒绝时,他又恶作剧般地说是一头山羊。于是爱玲欢欢喜喜地跑去,如孩子般笑靥如花。 太多太多,平凡幸福的瞬间值得一生铭记。他们平凡着,幸福着。其实,平凡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静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行走在自己的国土
她是一坛烈酒,品过的人皆醉得七零八落,她是一袭华丽妖娆的袍子,看过的人皆爱不释手,她是...
-
因为爱过,所以懂得
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轰轰烈烈后,她只想在这山长水远的人世间,寻一处巢穴,守着红泥火炉,...
-
平凡也是一种幸福
-
请原谅现在的我
她与赖雅,享受着平淡中的点滴温情。只是日子不总是甜的,她与赖雅的固定收入只有很少的版税...
-
第七章 逐香尘·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
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