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金融异化与学术异化
我们传统的社会是劳动力过剩,当我们追求发展主义的现代化时候,增加了一个产业过剩。中国几千年来它的循环遵循了人口和资源矛盾,每当人口、劳动力过剩,传统的资源不足以支撑的时候,就进入下一个循环,那就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人口都会大规模减少,然后资源重新恢复到可以支撑人口,就转入到下一个周期。而我们进入新的这一个产业资本历史周期,是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五百年已经演变了几次的循环。而在我们这里呢,到1999年,已经有3/4工业产品供大于求,大体上形成了林毅夫指出的双重过剩。 进入新世纪,中国人用了不到十年完成了西方用五十年完成的金融资本过剩的过程。就是从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再到金融资本自身出现过剩,这个进程中国人用了不到十年,我们大约应该在2001-2002年完成了金融资本的市场化。因为20世纪末已经出现产业资本过剩,必然会规律性地出现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因为产业过剩了嘛,如果你们在座的各位任何一位是银行家,就不愿意往过剩的产业去投钱,投进去就意味着资金占压,甚至意味着坏账,意味着银行的亏损。所以在这个阶段上,当产业资本出现全面过剩的时候,金融资本一定会规律性地异化于产业资本,很快就异化为独立于实质经济的、虚拟化的资本力量。那么,金融资本异化之后的运作规律就会随之改变——从过去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到金融资本追求自身的流动性获利——那就是什么流动性最快,金融就去追什么。当然就出现了追股市、期市、房市。接着,就会发展衍生品交易和推进虚拟资本扩张等等。 产业资本得不到金融资本的支持,就会首先出现农业和中小企业金融环境的恶化。金融资本离开小农乃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发生的现象,不必多说。而中小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必然会出现已经浮现出来的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体的政治化反映,那么,就会出现如现在所说的国资与民资之间的矛盾。其实,从本质看,这是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之后必然出现的资本主义历史发生阶段性变化期间的本质性矛盾。 金融资本一旦以追求流动性获利为主,就会迅速的自我膨胀、扩张,出现过剩。那么我们也就进入到了一个虚拟化的金融资本引领经济增长的全球资本化时代。 大致看,人类进入到发展主义的高级阶段,会出现全球资本化这样一种发展的趋势,这也是规律。到了这个资本主义高级阶段,就是我们原来讲过的资本排拒愈益深化。资本排拒,在发展中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就表现为一种城市排距。各位听好了,我认为资本排拒会表现为城市排拒,客观上与城乡二元结构相辅相成。赵树凯刚才讲的教育方面的教育排拒、市民待遇方面的市民排拒等等,本质意义上,都是资本排拒。产业资本排拒则导致产业过剩,是个资本主义规律。 当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异化于产业资本的时候,就到达全球资本化的高级阶段,必将出现金融排拒与金融危机并存,这也是个资本主义规律。 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获利是内在的,因此追求的是全球资源和资产的金融化才能增加虚拟资本交易规模,全球的金融化,或者叫全球资本化,最终出现虚拟资本上千倍地多于实质经济总量而导致全球性金融过剩。 这是在全球进入金融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后发生的规律性的必然现象。 引自 第六节 金融异化与学术异化
111人阅读
懒残僧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节 人民币的故事
因1935年出现日本侵占华北,日本在日占区抬价抢购白银导致中国进一步出现白银外流,贵金属储...
-
第一节 中国进入21 世纪之初的宏观调控
我们刚才说土地问题,狂征乱占耕地,使2003年一年精地减少了3000多万亩。咱们号称有19亿多亩...
-
第六节 金融异化与学术异化
-
第七节 中国林改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
原来冥冥之中有这么一种鲁迅“隋洛文”的感觉。试问,鲁迅为什么死得那么早,因为他把他本来...
-
第三节 全球危机与苏南经验
归纳一下,宏观环境不利、地方政府行为不利、市场空间萎缩,加在一起造成了苏南工业化的困境...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