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页
正是因为孩子时不懂事,才有交往的社会性冲动,童年才显出自然的活力,难道这欲望不是一种美德吗?成人世界的社会交往绝不是一个人想与他人交往、分享知识的欲望的表达,而是由身份意识、利益关系建构起来的人与人之间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叫人气闷,正如豆腐西施杨二嫂操着熟稔的身份话语和“迅哥儿”进行的利益对话,让我惶恐。气闷,惶恐,怎来的活力?然而这就是长大的意思:懂事了。 引自第355页
1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