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我们相信一个自己已经足够,其他人我们学习感谢。 当我们能从某些人处得到启示时,必须感谢他们,然后放下,在自己的生活上修和行,把启示中的道理体现出来,变成自己的能量,感染自己……把它创新,转化成你自己的体验……不要崇拜任何人、任何道理,自己的生命要靠自己修行。 迷失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有无穷的欲望,同时矛盾地贪恋平稳和刺激,又未能接受人生无常的现实,抗拒改变,内心制造矛盾冲突。 所谓失去,不外是我们构想出来的观念。 恐惧和不安是原始的生存本能。危机意识越强的动物,生存能力越强。但从原始不安演变成有机会享受安逸、快乐甚至高级思考,如哲学、宗教、艺术等的层次,却在人类进化历史后期才出现,而脑部结构也随之进化,发展出超越性的想法,所谓形而上的追求。 这解释了为何当我们感到焦虑不安和惊愕时,会感到这不是陌生的,反而很熟悉,确定它是存在的而非幻觉,从不会质疑这些不安是否多余,是否是假象。因为这种不安感是经历了千万年的进化结果……很不幸,我们的脑袋似乎比较倾向于信任负面的事情,这是从远古人类面对危险感而得来的心理进化结果,却还没发展出高层次的、追求灵性的及提升思维的脑细胞,所以还未能包容、毫不质疑地接受所有提升性的想法。 我们会质疑信仰和爱,却不会质疑痛苦和焦虑的合理性。危机和迷乱感跟我们的身心机能和进化配合得特别完备,也发展得特别深远,所勾起的有关负面记忆和情绪也分外深入和深刻。所以,在生物进化的层面上,我们还没有准备去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很容易感到不安,制造疑惑。 明白这点的重要性是:我们现在常产生的不安感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是正常的,无须否定,但也无须合理化其存在的影响力,来否定自己。 使问题更复杂的是人有时间观念,会把不安和焦虑感放在时间轴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替不安感定位,寻找这份感觉的具体意义。把不安感放在记忆上寻根的好处是感官性强的记忆特性方便我们把不安感觉形象化,增强逼真效果和可信程度。动物没有把情绪扣紧在时间上的观念,它们不会因为惊怕而想起过去,焦虑将来……但人不同,人会执着于“我”和“时间”,会思考和分析……男性在这种非理性或情绪主导的快速推敲思维模式方面较女性弱,男性的思维模式比较直接。女性在这种思维方面比较快。男性要花五分钟才开始思考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女性却可能在一秒或半分钟内便可推想出百步之后的可能性了。女人的推敲思维速度快得惊人,可大部分内容是靠贴在记忆上的凭空联想,将联想当成理由,可所谓的理由只是她们超速重组记忆的创作品。 问题就在这里:当我们把问题放在时间轴上思前想后,记忆的立体元素会把想象变得很真实。我们忽略了自己无意中加进去的道德判断,合理化所想象的结果,认为所想的才是真实,才是事实。我们将这些假象结合了焦虑,在过去经历中寻找对口单位。结果,是真是假只不过是我们构想出来的结果,而我们甚至积极地构想比真实更逼真的场面。我们原来是最富创意的编剧。 我们懂得运用记忆及想象,将焦虑放在时间轴上前后反复定位,把问题复杂化,例如用过去的不快印证现在的不快,印证命运正在重复的真实感,加重焦虑和宿命感的逼真和可信性。更可笑的是,我们偏偏喜欢替记忆和想象妄下真假判断,认为想象的是假的,经历过的才是真的,却搞不清自己已将想象的误以为是已经历过的事实。难怪我们对负面的感觉总是坚信不疑,难以放弃。 记忆影响情绪,加上对未来的焦虑,让人活在延续性的忧患之中,所以过去的创伤特别刻骨铭心。人活在时间里,不断翻新过去的伤口,加深惊恐和无助感,困在局里兜圈。 光是想也可以病起来。大部分心理病的形成,也是自身生理系统配合的结果。 几乎所有困住我们的问题,都是错用能量的问题,既是管理失当的问题,也是互相比较、自我否定的问题。是我们欠缺定心和觉知的问题。
3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