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在本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经常将茶馆作为解决争端和纠纷之地,称“吃讲茶”或“茶馆讲理”,不需要政府或官员的介入,反映了强烈的社会自治的观念和广泛的实践。 这个传统产生于中华帝国时期,那时国家权力很少深入到地方社区和邻里。“吃讲茶”成为一个普遍的工具,给地方精英一个极好的机会在地方社区建立他们的影响和主导权。 引自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如果说在传统成都,国家承认社会自治,对这种民间“民事法庭”采取不干涉的态度,那么现代国家机器则宣布这种活动为非法,这成为国家权力深入社会底层和限制社区自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引自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这种秘密语言(“摆茶碗阵”)是一种非常有效地把本组织成员与他人区别开来的工具,与此同时也促进了袍哥成员的身份认同。 当一个袍哥进入另一公口势力范围时,必须拜码头,那么“摆茶防阵便是拜码头的必要仪式。 引自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袍哥大爷
为什么袍哥喜欢以茶馆为基地呢? 首先,政府从来就没有能力对茶馆进行全面控制,即使制定了不少禁止袍哥的规则,也未能认真执行。 第二,茶馆是袍哥聚会和社会交往最方便的地方。 第三,只要袍哥不给当局惹麻烦,政府和警察实际上对袍哥活动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 第四,虽然茶馆是公共场所,但热闹的气氛、三教九流的混杂可能更有利于秘密活动,在一个拥挤的茶馆里,袍哥的接头反而不大引人注意,他们更觉得安全。 第五,在公共空闻进行与同党的联系,策划各种秘密行动,如果事情暴露,也不容易使家人受到牵连。 引自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一方面,袍哥向政府的权威进行挑战,从事许多非法活动;但另一方面,由于袍哥有着广泛的社会网络,其势力可以深入社区和邻里,进人社会底层,因此地方政府试图依靠这个网络,以维持社会秩序。 引自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摆茶碗阵
通过研究袍哥的秘密语言,我们可以把其大概归纳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反映了强烈的政治倾向,在使用中总是潜藏着诸如“明”、“清”等这样的字和词。 第二种则多与这个集团的仪武有关,诸如“龙”、“木杨城”、“桃园”等。 第三种为最多,即袍哥平时在合法和非法活动时所使用的词汇,许多涉及抢、杀、绑架等。这些词的运用,不仅反映这个组织有着政治的雄心,也暴露其种种非法行为。 这些违法行为的存在并不奇怪,在世界上分布各地的类似组织,都存在政治上的宏大目标与实际生存中“痞子”、“流氓”或“黑社会”行为间的矛盾。 引自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茶馆讲理
“吃讲茶”的活动显示了人们对官方权力的不信任,而愿意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这个活动实际上是无视官方的司法权威,当然不会得到政府的支持。 引自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国家权力之外的社会力量
茶馆讲理这个实践显示了市民的相对自治状态,他们试图在没有官方介人的情况下解决冲突,说明一种国家之外社会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是基于调解人的社会声望。 引自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从晚期帝国时期以来,社会的许多领域中政府权威的缺失,为地方精英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其活动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 引自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现代国家机器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试图瓦解民间存在的任何能够与其抗衡的力量。 引自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45人阅读
阿雾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6章 公会
公会是行业和政府的中介 在本章中,我们还将看到行会由一个自治的组织,如何演变成为国家控制...
-
第7 章 堂 倌——艰难环境中的挣扎生存................ 327
本章揭示了一些重要经济文化现象:第一,“茶博士”怎样利用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服务技巧,...
-
第8 章 讲 茶——超越国家的控制...................... 377
-
第10章 秩序
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几乎经历了从晚清改良到共产党胜利整个历史时期内中国政治、经济、社会...
-
第11章 结论
本书主要研究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这个研究对茶馆生活进行综合分析,显示人们怎样利用茶馆作...
> 查看全部2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