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大小两乘的分别61
然到了第八世纪时候,彼教中出了一个大人物,叫商羯罗阿阁梨(Sankaracarya)。这人生在南印度,于婆罗门的哲学有极深的研究,并且拿许多的古代哲学书加以注释,又采用佛教的哲理,主张印度哲学的正教,名日印度教;亲自游历四方,或派他们的弟子到全印度传布自己的教义,以打倒佛教为目的。这时佛教徒中刚刚没有杰出的人可和他对敌,遂不得不被他屈服。到了第十二世纪,回教徒又侵人印度,灌输他们的教义,势力也是不小。佛教更受打击,在印度中原几几乎绝迹了。 引自 第四节印度佛教的衰颓62
25人阅读
牧丘Gree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节大乘佛教的发展56
于此可分三层说明:第一,客观世界的现象,全属虚妄的幻影,了无实在;我们只要看宇宙万象无...
-
第三节大小两乘的分别61
一、小乘教解释宇宙万有的差别,只限于生灭的现象论;大乘教则于差别的现象以外,说明不生不...
-
第三节大小两乘的分别61
-
第二节禅观114
我们既要脱离这苦果,应该返咱身,内储粪秽,外多汗垢,遍体是不干净的,就生厌离思想,这叫...
-
第二节解脱之形式192
消极说,必灭现身,去现在后,始达目的;积极说,则于现身,于现在即能达之。
> 查看全部1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