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战 灭诸王
三、“兵仙”谢幕
《史记》中,韩信死后,太史公给出了自己的点评:“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在太史公最后的评价中,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韩信最终成为“兵仙”,是人家生来就志存高远;另一个是韩信的功勋对于汉朝,堪比周公、召公、姜子牙。 秦灭,太史公把功归给了项羽:“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重点是“将五诸侯灭秦”和“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在《淮阴侯列传》中,司马迁算是比较隐晦地把汉兴的一部分功劳归给了韩信,毕竟谁都知道周公和姜子牙是谁。 而在《高祖本纪》中,太史公是这么给刘邦做总结的:“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 说到底,非人力所及,不过是“得天统矣”。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秦末楚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个实录的伟大史学家给出了他客观公允的最终评价。 引自 三、“兵仙”谢幕
8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