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美国国际集团:“这让我很生气”
由于美国国际集团在之后几个季度里出现了巨额亏损,导致救助方案多次变更。最后,美国政府(包括美联储和财政部)为其注资大约1 820亿美元。
幸运的是,美联储和财政部给美国国际集团的救助资金收了回来,还有将近230亿美元的利润。
由于雷曼兄弟倒闭了,而美国国际集团却得到救助,质疑的声音从来没有中断过。政府是刻意决定让雷曼倒闭的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政府后来要救助美国国际集团?此外,如果能够以某种方式救助雷曼兄弟,那么后来的大部分危机是否可以避免呢?
很多人认为,雷曼兄弟原本也是可以救助过来的,就像之前的贝尔斯登和后来的美国国际集团那样,因此,任由雷曼兄弟倒闭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失误。然而,美联储和财政部并没有刻意让雷曼兄弟倒闭,它之所以没有获救,是因为我们救助其他机构时采用的办法在雷曼兄弟那里行不通。和贝尔斯登不同的是,雷曼兄弟找不到收购方,没有一家稳定的公司能够为雷曼兄弟的债务提供担保,并且让市场相信雷曼兄弟最终能够存活下去。财政部不像处理两房的情况时那样拥有经过国会批准的资金,可以投下去。雷曼兄弟和美国国际集团不同,美国国际集团拥有足够的担保品,可以为美联储的庞大贷款提供担保。雷曼既没有看来合理、能够稳定自己的计划,也没有足够的担保品,可以为挽救危亡所需巨额资金做担保。根据破产清算人员2010年出示的报告,雷曼兄弟的情况很可能比最初报告的还糟糕。我们后来才知道该公司采用欺诈性的会计手段,夸大了资本与资产比率,严重高估了可以付给债权人的现金储备。最后,雷曼兄弟的债券持有者在破产案中,大约只能收回债权的27%,其他无担保债权人,大约只能收回债权的25%。据估计,债权人的损失总额接近2 000亿美元。
我明白为什么一些人断定我们是刻意让雷曼兄弟倒闭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人高估了我们的能力。当时,我们给外界营造了一种足智多谋的形象,很难想象我们在雷曼兄弟的问题上会无计可施。
言声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章 初出茅庐
我从普林斯顿大学总共请了三年的假期,如果我在第三年,也就是最后一年接受了这个新职位的话...
-
第七章 初步的震荡与应对
为了应对当前的事件,人们常常拿历史来类比。这一次也不例外,但关键是要选择正确的类比对象...
-
第十三章 美国国际集团:“这让我很生气”
-
第二十一章 第二轮量化宽松:虚幻的曙光
欧元的采用是一个伟大的实验,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部分。各国领导人希望...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