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小说里提及的流行歌曲迂回成为史料了呢?!
但是也确实有很多华美的物质细节为词话本所有而绣像本所无。此外,书中凡有唱曲之处,词话本多存唱词,而绣像本仅仅点出曲牌和歌词的第一句而已。这自然是对明末说唱文学极感兴趣的学者最觉得不满的地方,而且,很多《金瓶梅》的研究者都觉得这是绣像本写作者不了解这些词曲在小说叙事中的作用,纯粹为了节省篇幅而妄加删削的表现。我则以为,我们应该想到,虽然对于现代的读者和研究者来说,书中保留全部曲词固然至关重要,但是,对明末的读者来说,这些曲子都是当时广为流传的“通俗歌曲”,一个浸润于其中的读者只消看到曲牌和第一句曲词,就完全可能提头知尾,那么,如果把全部曲词都存录下来,倒未免有蛇足之嫌了。而绣像本之不录曲词,从另一方面说,也和它一贯省净含蓄的风格相一致。
34人阅读
路过…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持盈慎满vs万象皆空
虽然这一段话的前半,表面看来不过是“粪土富贵”的劝戒老套,但是随着对《金刚经》的引用,...
-
明末纸醉金迷的丧劲十足啊!难怪一群男男女女矢志不渝地自杀呢!杀身成仁!
再从较大的方面来看,西门庆的九个酒肉朋友,在词话本中不过只是酒肉朋友而已,但是在绣像本...
-
谁知道小说里提及的流行歌曲迂回成为史料了呢?!
-
54还是入不了学术门槛,太简单粗暴,意识挂帅。《闺塾师》、《矢志不渝》一批都在diss脸谱化的54史观。
最后还要提到的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从《金瓶梅》两个版本的读者接受方面,...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