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黩武主义)第3章 肉
p237 所以,战马加上人的残忍改变了战争,使它开始成为“独立的事物”。自那以后就出现了“黩武主义”一随时可以打仗并从中获利的能力本身成了作战的原因。然而,黩武主义不适用于骑马民族,因为这个概念假设军队作为一种制度自成一体,凌驾于其他社会制度之上。阿提拉的匈奴人没有军民的区分,其他的骑马民族也同样没有,直到土耳其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对马背上的民族来说,身体健康的成年男子就是他们的军队,但不是特尼-海伊用以判断某个社会处于“军事地平线”之上或之下那种意义上的军队。无论采取何种衡量标准,所有从大草原杀来,征服了文明世界的骑马民族打的都是“绝对战争”。他们使用武力毫无克制,目的单一,不获全胜绝不罢休。然而,他们的战争没有克劳塞维茨意义上的政治目的,也没有改变文化的效果。他们的战争不是实现物质或社会进步的手段,正好相反,他们打仗是为了抢夺财富,目的是维持自从他们的祖先在马鞍上射出了第一支箭以来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 引自 第3章 肉
37人阅读
野山竹筒饭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游牧民族离开草原是因为打仗有利可图)第3章 肉
p229 匈奴人贩卖奴隶,征战得胜后把大量被掳获的百姓当作奴隶出售;他们把家人活活拆散,在奴...
-
(骑马民族改变了战争)第3章 肉
p236-237 靠农业生产的剩余来供给,受步兵的行程和耐力限制的军队不可能长途征战,也没有这个...
-
(黩武主义)第3章 肉
-
(罗马帝国稳步扩张而非极速扩张的逻辑)第4章 铁
p329-330 罗马人在建立帝国的过程中相对克制,其中有几个原因。第一个是罗马军队没有马背上的...
-
(罗马兵役制度)第4章 铁
p330-331 罗马的战事绵延不断,有抗击外敌的战争,也有罗马人自己发起的战争;罗马的军队在无...
> 查看全部3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