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隋唐间文武散阶制的定型
P680
在江左因“门品秩序”的支配,留给军阶的空间是较为狭窄的;但北朝就不同了,其军功阶层的强大势力和崇尚军工吏绩的深厚传统,使之通过魏末“双授”,而大大推动了文散官的阶官化。
也就是说,南朝的“崇文”阻碍文散官的进化,北朝的“尚武”反倒推动这个进化;而至隋唐之际,推动文散官进化的动力又转成“崇文”了。昔日那些文散官本来是组织在“门品秩序”之中,有些还是士族倾心的“清官”;然而在上述一左一右的曲折行进之中,军号先是通过“双授”而“拉动”了文散阶的进化,并由此而把浓厚的功绩制色彩和“官品秩序”性质传递给了文散官;随后武号本阶逐渐松开了“拉”住文散阶的双手,文号本阶得以自立家门,重新回到“单授”上来;但文散阶从军阶那里所承受的序列化形式和功绩制熏陶,却得以积淀下来了,大大清洗了士族政治意味,旧鸟归林,回归于官僚政治了。
魏晋南北朝是“品位”等级制高度发达的时代,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也依然并存着两种“品位”秩序:“门品秩序”和“官品秩序”。田余庆先生曾把门阀政治定义为“门阀与皇权的共治”,将之视为“皇权政治的变态”,它来自皇权政治,又早晚要回归于皇权政治。相对的,我们不妨用“士族政治”指称与士族特权相关的所有事象,并将之视为“官僚政治的变态”。门阀政治仅仅存在于东晋一朝,士族政治则存在于魏晋南北朝的大部分时候。
30人阅读
润仁儿~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章 中正品与勋位
P324 就性质而言,魏晋间所制定的官品九品,我们认为就是对官职位望的调整和认定,它与人品优...
-
第八章 军阶的演生
五、军号对散官的“拉动” P557 时制西魏,文散官在阶官化上大大迈进了一步,终于掀去盖头,...
-
第十一章 隋唐间文武散阶制的定型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