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没有一项工业革命的伟大创新源自德国。18世纪后期,德国人并没有很快地吸收来自英国的新技术,只有少数几个地方运用了新的工业发明。这一时期,比利时、瑞士甚至法国的部分地区都要比德意志那些支离破碎的邦国先进。1815年前后,萨克森和莱茵兰等地率先开始了真正的工业化进程,此时距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已过去了近半个世纪。19世纪后期,德国大部分地方的工业开始腾飞,1然而,时间来到1900年,统一后的德国在工业竞赛中已经不落下风。 很多广为人知的历史论著把德国工业曾经的落后解释为一种优势:当19世纪末出现新型工业时,德国和美国没有英国旧工业的负担。2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历史学家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即德国是否存在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Sonderweg,“特殊道路”),以此解释德国第一次民主运动的失败和纳粹运动的兴起。3普鲁士精英的长期霸权、强力但不民主 “工业革命”这个术语绝不能被误解。虽然它描述了一个漫 长的过程,但也代表了“与过去的实质性决裂”5。在1815年之 前的几十年里,英国的多种发明确实是“变革性”的。与过去欧洲的很多技术发明不同,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未消失。6从全球和欧洲的角度来看,英国具有特殊的条件,使其工业化进程得以启动。从全球来看,1750年至1850年发生的欧亚“大分流”(彭慕兰),可以用“技术创新和地理运气”来解释,其中的关键性因素是蒸汽机和煤炭。与中国的情况相反,英国的煤层恰好位于离工业中心相当近的地方。此外,两者在技术上面临的挑战完全不同。中国的矿井主要面临通风问题,而英国和欧洲的矿井需要不断排水。因此,英国燃煤蒸汽机的发明和进步具有决定性激励因素,在几十年内成为工厂重要的动力来源,也为现代铁路运输打下了基础。?此外,英帝国从其北美殖民地的丰富资源中获利。新大陆的煤、蒸汽机和原材料令英国及后来的欧洲避免走上 东亚工业发展的劳动密集型道路。8 从欧洲的角度来看,英国的地理环境和技术进步也是相互影响的。英国北部和西部的廉价煤炭有力地推动了新技术的发展。9与此相反,19世纪后期欧洲大陆才开始大量使用煤炭,这是因为可燃烧的泥炭土已经满足了重要的中心城市的燃料需求,如不断发展的荷兰城市。历史学家罗伯特·艾伦(Robert Allen)假设,如果德国的煤炭利用比实际情况早发生300年,那么“工业革命可能在荷兰一德国得到突破,而不是英国的成就”。但这一幕并没有发生,因此工业革命—一技术和知识一不得不从英国引进。 引自 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128人阅读
麒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
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18世纪晚期的这些初步努力为德国各邦的工业腾飞奠定了基础。1784年,位于莱茵兰拉廷根镇(Rat...
-
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总之,英国既是德国的榜样,又是竞争对手。“但德国的 些情况明显与英国不同。英国的创新者主...
> 查看全部1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