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18世纪晚期的这些初步努力为德国各邦的工业腾飞奠定了基础。1784年,位于莱茵兰拉廷根镇(Ratingen)的欧洲大陆第一家机械化棉纺厂开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德国工厂主甚至以它模仿的英国工厂的坐落地点“克罗姆福德”(Cromford)给自己的工厂命名。2它的原型工厂是由英国著名发明家理查德·阿克赖特(Richard Arkwright)于1771年创建的,可以被认为是第一座现代化工厂,实行了全面的劳动分工,引入了流水线生产和半自动化生产的概念。43德国人在钢铁工业上也取得了进展。经过了几次短期试验的失败,1796年,第一座功能齐全的炼焦炉在上西里西亚投入使用。44除了技术和经济上的模仿,德国人还从英国的经验中学到了如何尽量避免犯错,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如何避免工业化产生最坏的社会后果,这一问题在德国被广泛地讨论。因此,英国不仅是一个积极的榜样,而且作为工业先驱提供了反面教训。尽管如此,德国难以避免地在一些间题上重蹈覆辙,如童工问题。尽管普鲁士在工业发展上落后于英国,但一些最重要的普鲁士工厂雇用的童工数量几乎占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两国的限制性立法同样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13年,英国《工厂法》宜布雇用童工为非法;1839年, 引自 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77人阅读
麒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没有一项工业革命的伟大创新源自德国。18世纪后期,德国人并没有很快地吸收来自英国的新技术...
-
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
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总之,英国既是德国的榜样,又是竞争对手。“但德国的 些情况明显与英国不同。英国的创新者主...
-
Chapter 1 工业化塑造的社会
煤炭对于铁路、钢铁冶炼等相关行业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19世纪50年代德国采煤行业走向繁荣,...
> 查看全部1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