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70
一四九二年之後的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的實際變化趨勢又是如何?南極洲的高解析冰芯探測紀錄中,能看到大氣層三氧化碳有顯著且不尋常的降低,時間點就落在此時段,從一五二〇年的緩降,到一五七〇年的陡降,一六一〇年再度趨緩之後開始反彈。3冰芯的碳同位素分析顯示,二氧化碳降低的趨勢源自於陸地的吸收,而非進入海洋。40不僅時間點相符,實際測量的含量變化量也如預測,二氧化碳濃度約降低了7~10 ppm(圖53)。我們預測在這段時間五千萬人的喪生,將把一百三十億公噸的碳轉移到再度築起的森林,此數量就相當於大氣層中6 ppm的三氧化碳。M低濃度的三氧化碳就如預期,讓全球在一五九四至一六七七年暫時降溫,此全球歷史溫度的估算結合了樹輪、冰芯鑽探 湖泊沉積物與洞穴石筍及鐘乳石等超過五百筆分析數據。42由於這些變化在全球眾多地質沉積物皆有紀錄,因此,這項短暫的二氧化碳濃度驟降,便有潛力成為標記人類世開端的黃金指標。這個指標就是所謂的「世界指標」,因為分隔於東、西半球的人類終於在關別一萬兩千年之後重逢,並創造出一座全球經濟世界系統。
              2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