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機械化的順從
218 所以,我們無法只憑著一個人的陳述是否符合邏輯,來判斷我們所面對的是否為合理化說詞,我們必須檢視一個人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具有決定性力量的並非該說法的「內容」,而是那個人究竟是「如何」思考的。個人積極思考所得出的想法總是新鮮又有創意;這裡所謂的創意,不一定指別人在此之前從未想到過,而是思考者確實使用了他自身的思考能力,來發現外在和自己內心的新東西。而合理化說詞則在本質上欠缺這樣的發現和揭露,它的作用只是為了鞏固個人心中存在的情緒性偏見罷了。合理化說詞無法洞察真實的世界,只能在事後試圖調和個人願望與既存事實之間的落差。 228 「虛擬行為」取代了個人在想法、感受與意願等方面的「原始行為」,最後甚至導致「原始自我」完全被「虛擬自我」所取代。原始自我乃個人心理行為的發源地,而虛擬的自我充其量只是某種代理人,它只能呈現出個人所被期待扮演的角色,卻打著「自我」的旗號。誠然,個人可以同時扮演許多角色,而且在主觀上相信每個角色都是「他自己」。但事實上,個人完全沉浸在他相信被期待扮演的角色之中,對許多人來說(甚至是絕大多數人),虛擬自我完全扼殺了原始自我。有時候在夢境、幻想或酒醉時,個人所擁有的真實自我會短暫地出現,這些想法與感受可能已經好多年沒出現在腦海裡了。它們通常是負面想法或感受,個人必須加以壓抑,否則會因此害怕或羞愧。然而,有些時候這類想法或感受也可能正是個人內心最美好的東西,但他也必須壓抑它們,才不會被嘲笑或遭受攻擊。 自我的喪失以及被虛擬自我所取代的狀況,都使個人陷入強烈的不安全感之中。個人會感到疑惑,因為他的自我在本質上只是反映出他人的期待,他幾乎失去了自我認同。為了克服因喪失自我認同而產生的焦慮,個人不得不順服,藉由持續尋求他人的認可與赞同來重建對自我的認同。雖然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但是至少別人會知道他是誰。那麼,只要他完全依照他人的期待行事,只要聽他們的,他也就能知道自己是誰。 現代社會的機械化現象,加深了個人內心的無助感與不安感,因此人們願意順從提供安全感、並讓人免受疑惑之苦的權威。下一童將探討德國社會中使人們必須接受權威的獨特條件,並說明在納粹運動的核心成員(亦即低階中產階級)身上,存在著典型的獨裁機制。本書的最末章將繳續探討「個人變成機械人」在我們身處的民主社會中所呈現的文化現象。 引自 第三節 機械化的順從
48人阅读
××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節 權威人格
197 我談的是那種整個人生都在不知不覺中與外在力量產生關連的人。他們的所為、所感、所思,...
-
第一節 權威人格
在極端的情況中,個人會將生命中所有的精力完全用在操縱「他」這件事上,操方法因人而異。有...
-
第三節 機械化的順從
-
附錄——人格與社會發展過程
318 現在我們必須要問,什麼個性特質有助於個人,以及有助於社會。前者的答案並不難,如果個...
-
附錄——人格與社會發展過程
322 以上論述內容亦可應用於整體教育活動中的另一個獨特處:家庭。佛洛伊德已經指出,兒童早...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