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
把《哦,香雪》和《奔跑的火光》联系在一起,她们的故事不仅仅关乎“底层”,而是关乎城市化到来时农村女性自我的选择与发展,关乎1980年代以来“个人意识”的觉醒以及面临的困境。尽管农村女性的自我选择不可能是完全自主的选择,但并不能取消承载在这一历史瞬间的那些动人的时刻——香雪抱着闪闪发光的自动铅笔盒打量着大山、核桃树和台儿沟的时刻,英芝第一次唱歌赚到153元钱自足地走在街上的时刻……那是怎样拥有自我和具有“英雄气概”的时刻呀。这意味着处在社会边缘的农村女性,当流动、城市和工作在她们身上上演一幕幕活剧时,当她们离开原有的位置而自我被唤醒时,她们也曾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示出“流动的主体性”。然而,这一切却为什么以悲剧而告终呢?难道我们还需要反复地追问“娜拉走后怎样”这个古老的问题吗?除了现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外,那种曾经鼓动她们的“个人意识”是否也应该负有相当的责任呢?从香雪到英芝——与此对应的是从潘晓到拥华——我们看到了被唤起的“个人意识”如何“实体化”,又在“实体化”的过程中走向了它的反面。这个悖论式的过程揭示出的却是一个普遍性的状况:由大规模的“市场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历史震惊,其催生当代中国人的个人意识的前提,即是不可避免地摧毁原有社会结构中的“共同体”(集体),由此使得当代中国的个人意识不能不以某种矛盾的形态呈现出来:一方面“个人”努力从各种似乎束缚了“个人意识”发展的“共同体”(集体)中挣脱出来;另一方面从“共同体”中“解放”出来的“个人”,却只能孤零零地暴露在“市场”面前,成为“市场逻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个人”的“主体性”被高度地“零散化”, “解放”的结果走向了它的对立面。“个人意识”如此异化的效果,必然造成“个人”产生强烈的“认同”需求: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被如何重新理解,是当代中国文学和文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Cupcake97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事
二《哦,香学》 1、火车 “火车”是城市与乡村之间可以观看的“景观”,是“看”与“被看”的...
-
历史断裂处的个人叙述
《奔跑的火光》 城市以无可抵挡之势侵入乡村的内部,闭塞、贫穷却明亮、充满诗意的台儿沟变成...
-
女性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