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p2 主要论点
Cure Rhizome (きらめくディファランス)
这本书所要论证的是,从功能主义视角来看,心灵之所是即心灵之所为;并且,心灵之所为首要地由能动者的社会性所实现,而这种社会性又是首要地在本体论上由公共语言的语义空间所建构。心灵所做的,即是构建它之所从属的宇宙的结构,而结构即是关于世界和智能之可理解性的登记簿。只有在这种语言的多层次语义结构中,社会性才成为承认-认知理性能动者(recognitive-cognitive rational agent)的规范空间(normative space);而被假设的“私人”的经验以及参与其中的能动者的思想,只就它们在这个规范空间——同时是主体间性的与客观性的空间——中而言,才被构建为经验与思想。
在这种迂曲的描绘中,读者可能辨识出黑格尔对精神(Geist, Spirit)的刻画。的确如此,黑格尔是第一个将理性能动者的社群描述为一个心灵的社会模型的,并且是就其功能而言做出这样的描述。精神的功能性图像,本质上是一个必然地去私人化的、以社会性为基础的心灵的图像,社会性就是心灵之可能性的形式条件。知觉只是因为它是统觉而是知觉,而统觉只是因为它是去私人化的语义空间中的人造物而是统觉,在这个语义空间中,承认-认知能动者作为深度非个人的空间的副产物而出现,而诸能动者以这个空间为形式条件。语义结构与去私人化的社会性的相互交织,使得心灵可以将自身设置为不可化约的”统一点(unifying point)或设定因子(configuring factor)”,它延入、包举并集成了它自身的意识与宇宙的意识。 在它将自身设想为将自身在世界(或宇宙)中设定或构建的意识时,心灵被赋予了一种历史而非仅仅一种本性或一段过去。它成为了它自身概念化的制造物或对象。当存在着拥有历史的可能性,就存在着不仅拥有概念之概念,还拥有历史之历史的可能性——一种关键性的转变(transformation),即心灵向它自身的概念的对象的转变,以及一种关键性的再概念化(reconception),即心灵所转变为的对象的再概念化。而一旦有了历史之历史,就有了将在历史中被给予的东西或标榜自己为完美总体性的东西废除的可能性。
(paragraph 1-2)
Cure Rhizom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p1-p2 主要论点
-
p119 AGI Convergence/Divergence问题
因此,就”AGI(通用人工智能)是否应该以人类为模型“的问题,以及如果是的话要在什么层面上...
-
p139 第二章AGI问题小结
在开始我们思想实验的航程之前,让我们先做个小结来结束本节的内容。将我们自己作为AGI的玩具...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