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恒星与元素 25
这一核聚变过程由于涉及质量向能量的转变,释放了巨大的能量。正如前一章所述,爱因斯坦最众所周知的方程E=mc2,描述的就是物质质量m向能量E的转变,其中c是光速,大约30万千米每秒,也就是能让你在1秒内绕地球8圈左右。2这个数极大,因此即便将仅仅1毫克的物质(这差不多是非常小的一粒药的质量)转变为能量,都够烧开4万升左右的水了。或者换个说法,转换60毫克的物质(就是非常小的一小瓶小药片)就能把一个奥运会标准泳池的水都给汽化掉。人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现了核聚变过程,随后便应用于发展恒星核合成理论(其中最杰出的工作是由物理学家汉斯·贝[Hans Bethe]物德・出,不过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Arthur Eddington]很早以前就曾预言了这个理论),也就是上文描述的内容。 引自 第二章 恒星与元素 25
33人阅读
麒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宇宙与星系 3
考虑到被暗能量覆盖的宇宙体积,人们推断宇宙(物质和能量的总和)绝大部分都是暗能量,大约...
-
第二章 恒星与元素 25
有些进程有助于星云保持坍缩。例如,占了星云绝大部分的氢气,它的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结合而成...
-
第二章 恒星与元素 25
-
第二章 恒星与元素 25
我承认,上面关于氢聚变反应的细节说得实在有点多了,但有两个重要原因让我们必须关注它。第...
-
第二章 恒星与元素 25
对于制造更重元素而言最重要的某些聚变过程涉及氨原子核(也就是粒子,上面说过,它包含2个质...
> 查看全部2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