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
20世纪初的工业化交通媒介塑造了作为区域整体的东北,也重塑了区域经济的流动体系,具体而言,“东北农产品流通突破了水系的限制,变成一种依托铁路向输出港进行流通的新体系。其输出方向有三个:一是沿着日本控制的中东路南段(改称南满铁路)南向从大连输出。二是沿着俄国控制的中东路东段向海参崴流通。三是沿着俄国控制的中东路西段向西输往俄国的远东地区”。 引自 导论 长时段的东北与同时代的北方 此处用“媒介”来描述这个以铁路为主的交通系统有点画蛇添足,属于硬用黑话了。我理解作者的一个观点是,作为整体的东北认同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铁路建设有关。我有一点不同意见是,把东北等同于现今的黑吉辽三省加内蒙古东部的这一个“地理上的东北”,是清朝行政建制的直接产物,而当代东北人,也就是以清朝的关内(华北)农民移民后裔为主的群体接纳用这个地理概念作为自己的自称,大概要更晚。
10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