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在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沈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在2014年人均每月仅1972元;与此同时,收入低于社会平均退休金的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能从医保获得的医药费(规定病种和住院除外)普遍只有100元左右。 引自 中国“锈带”城市:修辞、空间与主体 我想到东北皇粮工团主义者还有一个话语就是东北的富裕,或者至少曾经的富裕。这种行为除了纯粹的“舆论战”之外,还有可以进一步解读的空间。
东北皇粮工团主义本质上是“把东北皇粮工人化,把皇粮工人东北化”,前半句就是剥夺龙鸣的东北人身份,后半句是剥夺其他地方的皇粮工人的皇粮工人身份。但是,在前半句的基础上,我感觉还包藏了一层阶级话语挪用:事实上皇粮阶级内部也是等级森严,高级干部、普通干部再到工人,分成很多档。热衷于打嘴仗的那批人中,有很多不是工人子弟,而是干部子弟。干部们不光收入比工人多一些,稳定性也显著地要强一些——他们大多数可以逃过90年代末的大崩溃。甚至,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也显著比工人要高,退休老人能反过来养活不止一个成年人并不是什么怪事。经济条件不错的干部子弟们执着于东北皇粮工团主义的叙事,我觉得还是由于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被歧视感,也就是“我明明也是个社会中上层子弟,怎么你们外地人看我就是个赵本山青春版?”
当然了,这其实不是“东北性”,而是官办机构属性,它在全国的城市有类似的样貌。
31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