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页码:第33页
p33,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时间线,180-700 (395年东西罗马帝国正式分离,此后西罗马帝国逐步走向衰亡) 5世纪早期,罗马帝国摇摇欲坠,但境内资源却非常丰富。西欧中心地带是一片肥沃的平原,虽然帝国境内各地气候不一,但都算比较温和,就连土地也十分适宜耕种。欧洲的心脏地带终年都有充沛的雨水,河流联结了内陆的居住点。 人类在西欧的分布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广阔得多,在罗马占领的500年里,罗马人建立了里昂,科隆,维也纳,伦敦和其他许多城市,这些城市见证了罗马的力量,罗马却没有给它们带去文明。
罗马人征服之前和之后,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居民,一是凯尔特人——他们被罗马人叫做“高卢人”,二是更久以前的青铜时代就生存在那里的,在公元前2000年被凯尔特人征服的民族。 引自第33页 凯尔特人在音乐,诗歌,金属铸造和制衣方面有高超的技艺,大多数为农民,散居在几百个独立的部落里。虽然他们也曾尽力抵抗罗马人的入侵,但终究无法与其抗衡。
罗马的贵族通过通婚,渐渐变成了高卢-罗马贵族。 引自第33页 凯尔特农民逐渐沦为不自由的农奴,土地渐渐不再属于他们,而变成了高卢-罗马贵族的。 蛮族进入西罗马帝国,很快融入到了当地的生活中。他们带来了“家族”的观念,新的军事组织形式和实用的法律条文,能更好的解决实际争端。这些蛮族国王在罗马的遗迹上建立起了“继承国”。
8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