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县书法牌额关乎凶吉?
这则笔记个人认为颇为有趣,出自本书《容斋续笔》卷十四第4则《州县牌额》,抄录如下(P302):
州县牌额,率系于吉凶,以故不敢轻为改易。严州分水县故额,草书“分”字,县令有作聪明者,谓字体非宜,自真书三字,刻而立之。是年,邑境恶民持刃杀人者众。盖“分”为“八刀”也。徽州之山水清远,素无火灾。绍熙元年,添差通判卢瑢,悉以所作隶字换郡下扁榜,字谯楼、议门,凡亭谢、台观之类,一切趋新。郡人以为字多燥笔,而于州牌尤为不严重,私切忧之。次年四月,火起于郡库,经一日两夕乃止,官舍民庐一空。 从文字上看,作者似乎颇为相信这两个故事。在我看开,总觉得这有点扯。如果事情属实,应当主要是巧合吧。
但转念一想,这事儿也没这么简单,这里面有一些可以琢磨的东西。比如,对文字的迷信,这是由来已久的,可以追到商周的祭祀文化,以及之后一直都在民间流传的巫祝、鬼神画符、道教祈福等俗文化都有关,甚至延续到了近代,胡适还专门写过一篇批判敬惜字纸”迷信的文章;比如,还可以由此延申至文人的自傲自高的心态,这可能与文中所述的分水县的县令,徽州通判换字的心理有点关系,但在他们心理上更大的期望应当是好名,或者说为了政声。
而我们如果去揣测笔记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认为他的认知可能要高于文中的那俩官员。无论他是真的信或不信州县的书法牌额不能轻易更换,因为它事关一地的风水凶吉。至少他并不认同新官上任就搞些虚文扰民的做法,就这点,我们现代的很多人也都应该向他学习,为他点个赞。
再说几句题外话,关于洪迈其人其书,也抄录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则如下,以备参考:
“洪迈,字景卢,潘阳人,皓之子,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至端明殿学士,事迹见《宋史》本传。其书先成随笔十六卷,刻于婺州,淳熙间传入禁中,孝宗称其有议论,迈因重编为续笔、二笔、三笔、四笔、五笔。其中自经、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凡意有所得,即随手札记。辩证考据,颇为精确。尤熟于宋代掌故。……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
冬之旅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苏轼评韩愈
在古时候,有请名人为其祖辈父辈先人写墓志铭的习俗。写的人是有稿费的,当时称为“润笔”,...
-
动物们的幸与不幸与人间的因果
还是从本书的相关文本开始说。本书容斋续笔卷八第8条《蜘蛛结网》中说(P246): “佛经云:...
-
州县书法牌额关乎凶吉?
-
整治奢靡之风的分寸
在本书《容斋续笔》卷十六第16则《唐二帝好名》中有这样的故事: 唐明皇刚即位的时候,认为风...
-
“周易”名称的由来
我们之所以将“易”理解为“周易”,一般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来自书名《周易》;二是相传“...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