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师生】李曾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分歧,但李能在事理层面作解释和说服,在姿态上维持尊重,关系曾氏核心利益上,李很知趣。不能共患难,但拍板让李自领一军去援沪,李从此一飞冲天,也使得曾避免人亡政息。曾不会因为和自己关系亲密而将人放在不合适的位置;李对自己人过于宽厚仁慈,讲亲疏、重乡谊基于量才适用。李寿,曾家竟无一字致敬。李不忧谗畏讥,名利之心更重。
【声名】要有给太后和皇帝背锅的觉悟。“事君能致其身”,以为人臣忠则尽命,是到了极处,竟须拼得将声名看得不要紧。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曾)。
【官场】与贼斗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斗者不啻十之五六。大部分精力而是与体制内各种错综复杂的力量斗争。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李)。身着殓衣,寿多则辱。促成浪战的清流派大臣倒是被称颂为不畏强敌的爱国者。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公门之中好修行。以两江之才平两江之难。
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欲封候。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家庭】怀宁邓氏。
【修身】
1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