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十条
东京,唐汴州,梁太祖因宣武府置建昌宫,晋改曰大宁宫,周世宗虽加营缮,犹未如王者之制。太祖皇帝受天命之初,即遣使图西京大内,按以改作。既成,帝坐万岁殿,洞开诸门,端直如引绳,则叹曰:“此如吾心,小有邪曲人皆见矣。”帝一日登明德门,指其榜问赵普曰:“明德之门,安用之字?”普曰:“语助。”帝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普无言 引自第12页 第11-12页。
以下给出相关文本:
初,梁太祖因宣武府署修之为建昌宫,晋改命曰大宁宫,周世宗虽加营缮,犹未尽如王者之制。太祖始命改营之,一如洛阳宫之制。既成,帝坐万岁殿,洞开诸门直望之,谓左右曰:“此如吾心,小有邪曲,人皆见之。” 引自第14页 《涑水记闻》1:26;
太祖修大内,既成,令洞开诸门,无有壅蔽。曰:“此如我心,小有邪曲,人皆见之。” 引自第222页 《类说》引三朝圣政录,《〈类说〉选十八种》,《全宋笔记》第一〇一册,2019。
太祖皇帝将展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划,独赵韩王普时从幸。上指门额问赵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大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引自第93页 释文萤《湘山野录》卷中,《湘山野录 续湘山野录》,《全宋笔记》第九册,2019。
祥符按:
《湘山野录》作朱雀门,《闻见录》作明德门。
展外城,在建隆三年,事见《枫窗小牍》,“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中曰乾元”。以上诸记载的背景均为此事。
然而,明德门与乾元门是一扇门:
……指明德门…曰:“此门相次变为大宫阙……”寻世宗禅位,太祖改明德门为乾元门,宫阙壮丽,书轨混同。 引自第19页 丁晋公谈录,《丁晋公谈录(外三种)》,书局2012。
可见改造宫阙时,已经给明德门改名,《闻见录》此条抄袭《湘山野录》,又妄改门名掩耳盗铃,以致抵牾。
另外,《宋史·地理志》讲述门名沿革含混不清,应当是据不同材料拼凑而来,不可取信。
结论:1:10拼合《涑水记闻》1:26与《湘山野录》;前者史源是宋初国史。
6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