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与西奈的战役........121
过去,叙利亚地区也曾遭受过蝗虫的困扰。但1915年这次灾害之严重、地域之广前所未有。为遏止蝗群肆虐,奥斯曼当局命今所有15岁至60岁的平民每周收集20千克(约合40磅)蝗虫卵,交由政府销毁,否则将受处罚。耶路撒冷的百姓不敢有丝毫怠慢。蝗灾6周后,图尔吉曼注意到耶路撒冷的商店都关闭了,“大多数人都出门收集蝗虫卵”。 尽管如此,奥斯曼政府的这些措施根本无法遏制蝗灾。黑压压的蝗虫从夏季开始便一直在农田和果园肆虐,直至深秋。庄稼收成也几乎被摧毁,叙利亚地区报道称因灾损失了75%至90%的庄稼。剩下的粮食全部送给军队,或被少数几个幸运儿囤积起来。因此,食物出现严重短缺,饥饿开始在巴勒斯坦、叙利亚与黎巴嫩的各个村镇蔓延。 到了1915年12月,耶路撒冷市场已无面粉可售。“我从没经历过如此黑暗的日子,”伊赫桑·图尔吉曼在日记中写道,“从上周六起,面粉和面包就消失了。许多人好几天都没吃过面包。”他亲眼目睹男女老少在大马士革门附近争抢面粉,后来人越来越多,就发生斗殴。“我们已经忍受了没有大米、糖和柴油的日子,但没有面包,这日子还怎么过?” 1916年,饥饿升级成饥荒。蝗虫成灾、战争征用、私囤粮食,加上食物运输和分配过程中的失败,导致1916年至战争末期,叙利亚与黎巴嫩地区有30万至50万平民受饥荒困扰。在叙利亚地区,饥荒和其他战时困难成为战争的同义词;人们统称这些灾难为Seferberlik,即土耳其语的“全民动员”。一战就是Seferberlik 引自 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与西奈的战役........121
56人阅读
子正-含光左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与西奈的战役........121
事实上, 英法两国在《赛克斯一皮克特协定》中私自瓜分了谢里夫侯赛因为未来阿拉伯王国所要求...
-
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与西奈的战役........121
1916年3月,赛克斯与皮克特前往俄国,试图取得这位协约国盟友对他们分治方案的认可。除了1915...
-
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与西奈的战役........121
-
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与西奈的战役........121
尽管如此,哈希姆家族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在与埃及的英国高级专员通信时,谢里夫侯赛因始...
-
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与西奈的战役........121
抄着步枪的贝都因人根本不是拥有机枪大炮的奥斯曼正规军的对手。双方就这样对峙了5周。随后,...
> 查看全部8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