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纸扎的巅峰时期是各类工艺汇锦
郭:最早的纸扎活儿都是手工的,慢慢到木板刻印的时候已经在发生变化了,到今天又变成印刷品了,时代的发展在纸扎中所体现出的工艺变化是自然的。我们能看到过去的工艺如何,能看到现在的变化,从中可以有个比较。 陈:在过去,那些画,那些透花条,你别看是手工的,特别不错。过去离现在五六十年,在新中国成立前,在半印半绘的时候,剪纸是不能代替的,在纸扎方面特别讲究。特别是像过去身份比较高的地主,富农,家里老了人以后,对这个纸扎方面特别讲究。要的样还多,还要的好。我举个例子,在安陵集有个东王庄,有个大户家,那次俺爷,我的祖父参加干那个活儿了。这家把这方圆几十里地的艺人,请到他家,给他做纸扎活儿,找了两个人,你承包这一半,我承包另一半,两边对着干,看谁干得好,分头去找好手,把这些艺人全部都叫过去了。全部用手工,你绑架在行,就绑架。你在剪纸上在行,你就搞剪纸。绘画上在行,就搞绘画。还有串那些纸扎人,戏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给了三个月的期限。这一边给他做了一个大楼子,有四丈高,十五棚楼,下面用木头做的架,像现在盖楼一样。框架是木头的,再用秫秸再绑。全部用绫罗绸缎,不用孬布。上面的穗子是用丝线作穗子,珠子是用的琉璃珠子。罩子上该用布的用布,该用纸被子的地方用纸被子,再搁上面画画。好比画一出戏,画的人物再铰开,头铰开,胳膊铰开,手铰开,身子铰开。比方说这个人物穿的是红衣服,就用红绫子来做人物的身子。衣服的接缝处都用小玻璃珠隔起来,再套在纸被上组合到一起,不用画,全用绫子,这个叫包腋。 郭:都是用丝绸做的? 陈:小人的脸用通草包起来,通草是一种中药材,颜色像白色的一样,再用色染脸。 郭:通草怎么包? 陈:包脸和手再贴到纸被上。 引自第272页
39人阅读
长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传统纸扎的巅峰时期是各类工艺汇锦
-
纸扎与剪纸的关系
郭:过去纸扎上都有剪、刻纸,通常都剪、刻些什么? 陈:剪、刻纸在纸扎上面有花边、花样,用...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