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读后感
看书过程中,感触和收获很多,不得不感慨,人确实应多看好书。
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训诫儿子写下的四篇“戒子文”,讲诉了父亲的改命事迹和对儿子的谆谆教诲。这种设定的口吻所带的严格、期待、徐徐道来和耐心讲解,让我读着感觉亲和又有力。读下来不得不佩服了凡先生的才学,写的真好。
读到第一篇里自省“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时,霎时间仿佛自己不小心照到了镜子,感觉自己的德行毕现。更在读到第三篇《积善之方》写的“ 吾辈处未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时,更是羞愧难当,以前自己的种种错处都从脑海里翻腾出来。
好在第二篇提到的羞耻心、畏心和勇心,我都还有。第二篇说,获福远祸,先须改过,再论行善。改过根本在于心上改,日日反省过错,日日精进,遇事冷静分析,行真善事,得心平和,我应该就能得圆满了。
最后再摘记几句可提醒自己的金句:
1.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2.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3.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4.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5.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6. 又思天下无自是之豪杰,亦无尤人之学问;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
7.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8. 世路役役,最易没溺。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9.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