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缘身在最高层 014
喜欢“驳正”下级的断案,别人讽刺他:“不知法,好议法,又好与人为异。”·著名的阿云杀夫案、张朝杀兄案,都可见王大参固执己见,甚至孤身奋战的身影。同僚和舆论对这种“刑名取决于执政”的作风非常不满,彭汝砺上言说,长此以往,“大理、审刑,几无用矣!”®有人感慨:“这种宰执参预断刑之例,在其他的朝代,实不多见也。”⑧其实,除去神宗朝,特别是王安石当政的时期,这种情况就是宋代也不多见。 不过,“用心太过,自信太厚”的第二层意思,比第一层意思更关键:自信纯为天下公利,无纤毫私欲在心。 刘安世,熙宁初考中进士,却不肯出仕,《宋元学案》归入涑水(即司马光)门人。④前面提到他归纳过王安石的“成功学”八字诀,这段话很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当时天下之论,以金陵(即王安石)不作执政为屈,此“虚名”也;平生行止,无一点污,论者虽欲诬之,人主信乎?此“实行”也;论议人主之前,贯穿经史今古,不可穷诘,故曰“强辩”;前世大臣,欲任意行一事,或可以生死祸福恐动之回,此老实不可以此动,故曰“坚志”;因此入字,此法所以必行也。⑤ 0黄拟周等:《续资治通炊长启公之八 引自 三、自缘身在最高层 014
47人阅读
麒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三、自缘身在最高层 014
最了解王安石的,还要算他的诤友和后来的宿敌一司马光。他说,王安石本是大贤,但有个最明显...
-
三、自缘身在最高层 014
颇能反映王安石“真理在我”心态的,是他喜好裁断是非。宋代的刑案审决,“防闲考核,纤悉委...
-
三、自缘身在最高层 014
-
三、自缘身在最高层 014
按照法家对现实政治的描述,专制王朝的君臣关系是以赤裸裸的利益算计为基础的,在支配权力的...
-
三、自缘身在最高层 014
“有以待物”,就是真诚地相信,真理永远站在自己及无条件支持自己的人一边;“非有待于物”...
> 查看全部1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