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鹅黄
詩言其用不言其名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不言其名耳。此法唯荆公、東坡、山谷三老知之。荆公曰:「含風鴨緑鱗鱗起,弄日鵝黄裊裊垂。」此言水柳之用,而不言水柳之名也。東坡《别子由》詩:「猶勝相逢不相識,形容變盡語音存。」此用事而不言其名也。山谷曰:「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絶交書。」又曰:「語言少味無阿堵,冰雪相看有此君。」又曰:「眼有人情如格五〔一〕,心知世事等朝三。」「格五」,今之蹙融是也。《後漢》注云:「常置人于險處耳。」然句中眼者,世尤不能解。語言者,蓋其德之候也,故曰:「有德者必有言。」王荆公欲革歷世因循之弊,以新王化,作雪詩,其略曰:「勢合便疑包地盡,功成終欲放春囘。農家不驗豐年瑞,祇欲青天萬里開。」〔一〕「有」《總龜》作「看」;下文「然句中眼者」的「者」,似亦疑作「看」。
[宋]惠洪 撰,陳新 點校:《冷齋夜話·卷之四·詩言其用不言其名》,中華書局,1988年7月,第1版,第37-38頁。
今《劍南集》有《次韻張季長梅詩》:「倚橋臨水似催詩,戲伴鵝黄上柳絲。萬里西湖驚目斷,二年東閣憶幽期。插瓶直欲連全樹,簪帽憑誰揀好枝。一味凄涼君勿嘆,平生初不願春知。」務觀在蜀與張厚善,暮年猶懷之不已,間寓於篇什。起修史時,且欲引類不果,或云李季章參政,其壻也。18「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坡詩也。「寒藤老木被光景,深山大澤皆龍蛇。」魯直詩也。古今描寫月中物影,有此入神之筆。19陸務觀詩:「鴨緑桑乾盡漢天,傳烽自合過祁連。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無人快著鞭。」用此視世間事,稍恢廓矣。文
程毅中 主編,王秀梅 等 編録:《宋人詩話外編·愛日齋叢鈔》,中華書局,2017年11月,第1版,第1810-1811頁。
【鴨緑鵝黄】鴨緑鵝黄,經兩詩人道之。荆公《南浦》云:「含風鴨緑粼粼起,弄日鵝黄裊裊垂。」則以鵝黄爲柳,主柳色黄金嫩而言之。東坡《過賈收水閣》云:「小舟浮鴨緑,大杓瀉鵝黄。」則以鵝黄爲酒,主鵝兒黄似酒而言之。皆爲奇句。然辭意雅馴,則荆優於坡。
程毅中 主編,王秀梅 等 編録:《宋人詩話外編·履齋示兒編》,中華書局,2017年11月,第1版,第1357頁。
【白雪黄雲】詩人喜荆公「繰成白雪桑重緑,割盡黄雲稻正青」之句,莫不極口稱誦,而不知其有斧鑿痕。竊謂雪不成繰,雲不可割,請易繰爲捲,易割爲收,則絲麥自見,而非但意語天出,用字不露。歐公詩話云:「魏野《啄木》云:『千林啄如盡,一腹餒何妨。』」宜改作「千林蠹如去」,却不犯題上字,又見其有諷去蠹之意。《雅言雜載》云:「李範《道旁木》云:『雖當南北路,不礙往來人。』」予謂是道旁石詩,不如换當字作生字,始見題意也。李畋《該聞録》云:「有縣令姓張,榜雲某日知縣生日,告示諸色人不得獻送。而曹吏各持縑獻,一無所拒。復告後月縣君生日,更莫將來。王嵒以《鷺鷥》詩諷之曰:『飛來疑是鶴,下處却尋魚。』」爲易下處爲到處,則見張何所往而不貪也。
程毅中 主編,王秀梅 等 編録:《宋人詩話外編·履齋示兒編》,中華書局,2017年11月,第1版,第1357頁。
75 象外句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有比物以意而不言物,謂之象外句。如無可〔上人〕〔5〕詩曰:“聽雨寒更盡,開門落葉聲”,是落葉比雨聲也。又曰:“微陽下喬木,遠燒入秋山”,是微陽比遠燒也。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6〕此惟荆公〔山谷東坡〕〔7〕知之。荆公詩:“含風鴨緑鱗鱗起,弄日鵝黄裊裊垂”,此言水柳之用,而不言水柳之名。(樂趣一 名言二)
郭紹虞 輯:《宋詩話輯佚·卷下·詩史·75 象外句》,中華書局,1980年9月,第1版,第463-464頁。
南浦《石林詩話》云:「荆公晚年,詩律尤精嚴,造語用字,間不容髮。然意與言會,言隨意遣,渾然天成,殆不見有牽率排比處。如『含風鴨緑鱗鱗起,弄日鵝黄裊裊垂』,讀之初不覺有對偶。至『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但見舒閒容與之態耳。而字字細考之,皆經櫽括權衡者,其用意亦深刻矣。」《冷齋夜話》云:「用事琢句,貴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荆公云云,末兩句。此言水柳之名也。」南浦東崗二月時,物華撩我有新詩。含風鴨緑鱗鱗起,弄日鵝黄裊裊垂。
[宋]何汶 撰,常振國、絳雲 點校:《竹莊詩話·卷九 宋·半山老人·南浦》,中華書局,1984年5月,第1版,第171頁。
165 含風鴨緑弄日鵝黄舒王與吴彦律云:“含風鴨緑鱗鱗〔3〕起,弄日鵝黄裊裊垂”。自云此幾凌轢造物。(總龜前十四)〔1〕此十一字據叢話增。〔2〕叢話無“乃”字。〔3〕當作鄰。
郭紹虞 輯:《宋詩話輯佚·卷上·王直方詩話·165 含風鴨緑弄日鵝黄》,中華書局,1980年9月,第1版,第61頁。
元豐癸亥春,予謁王荆公於鍾山。因從容問公:“比作詩否?”公曰:“久不作矣,蓋賦詠之言亦近口業。然近日復不能忍,亦時有之。”予曰:“近詩自何始,可得聞乎?”公笑而口占一絶云:“南圃東岡二月時,物華撩我有新詩。含風鴨緑鱗鱗起,弄日鵝黄嫋嫋垂。”真佳句也。
[清]何文焕 輯:《歷代詩話·臨漢隱居詩話》,中華書局,2004年9月,第2版,第327頁。
9.葉石林《詩話》頗多可採〔一〕。其最誤人者,好取荆公詩句以教人,而實皆庸下。如“新秋浦漵綿綿白〔二〕,薄晚園林往往青〔三〕”,“自喜田園安五柳〔四〕,但嫌尸祝擾庚桑〔五〕”,皆絶無深趣者。“天下蒼生待霖雨,不知龍向此中蟠”,“濃緑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六〕、“平治險穢非無力〔七〕,潤澤焦枯是有才”,石林亦以爲非其至者。至晚年乃盡深婉不迫之趣,而石林所取晚年作,亦不過“含風鴨緑粼粼起,弄日鵝黄裊裊垂”,“名譽子真矜谷口,事功新息困壺頭”等語。“含風”二句,余前已議之。若“谷口”、“壺頭”巧對,又豈詩家所尚哉?石林爲蔡元長黨,宜誦説荆公不置耳。
[清]潘德輿 著,朱德慈 輯校:《養一齋詩話·養一齋詩話 卷七》,中華書局,2010年8月,第1版,第111-112頁。
〔一〕本條及10、11條所引詩句,多自《石林詩話》。然葉夢得所舉宋人詩,間與各家詩集有異。〔二〕新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卷十七《雨花臺》、《王文公集》卷六六及《石林詩話》卷中所引均作“新霜”。〔三〕園林:據〔二〕則均作“林巒”。〔四〕自喜田園安五柳:《王文公文集》卷五十四《次韻酬仲元》作“每苦交游尋五柳”,《臨川先生文集》卷十七及《王荆公詩箋注》均同。〔五〕但嫌:《王文公文集》作“最嫌”。《臨川先生文集》卷十七及《王荆公詩箋注》均同。
[清]潘德輿 著,朱德慈 輯校:《養一齋詩話·養一齋詩話 卷七》,中華書局,2010年8月,第1版,第112頁。
〔六〕“濃緑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二句:引自《石林詩話》,但王安石集中無此詩。《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十四引《遁齋閒覽》云:“唐人詩‘濃緑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不記作者姓氏。鄧元孚曾見介甫親書此二句於所持扇上,或以爲介甫自作,非也。”宋周紫芝《竹坡詩話》:“荆公詩如‘濃緑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皆平甫作,非荆公詩也。”〔七〕平治險穢非無力:“無力”,《臨川先生文集》卷二十《次韻和甫詠雪》作“無德”,《王文公文集》卷五十四同。
[清]潘德輿 著,朱德慈 輯校:《養一齋詩話·養一齋詩話 卷七》,中華書局,2010年8月,第1版,第112-113頁。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